张洪霞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心理康复医院护理部 山东临沂 2763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评估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本研究,样本总量共计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以护理方案差异为分组模式,将其均分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慢阻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加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阻肺;应用价值
慢阻肺属老年人群体发病率较高的肺部组织慢性疾病,以气流受限为核心病理特征,患者临床表现包括气促、喘息、咳痰等,且病情迁延,反复多次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为严重[1]。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期间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偏低,为此需在常规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2]。本研究抽选本院患者为评估分析样本,探究心理护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本研究,样本总量共计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以护理方案差异为分组模式,将其均分析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经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慢阻肺,无意识障碍,同意参与本研究。总结两组临床资料,研究组男女之比为18:12,年龄跨度区间值65-72岁,平均(68.55±2.49)岁。对照组男女之比为17:13,年龄跨度区间值65-74岁,平均(68.72±2.55)岁,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慢阻肺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完成慢阻肺治疗操作,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合理运动及饮食,规避致病因素,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研究组患者加入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依据老年患者病情及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干预。(1)健康指导:对慢阻肺健康知识缺乏了解是诱发老年慢阻肺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为此护理人员需在患者治疗全程实施健康指导。开展健康指导过程中,护理人员以一对一沟通为主导方式,定期安排健康讲座,通过与患者良性互动提高其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一对一沟通期间,护理人员需倾听患者诉求,了解其疾病症状及主观感受,利用老年患者可理解的语言方式讲解慢阻肺病理知识,告知患者引发相关症状的主要因素,重点介绍治疗方案及预期疗效,分享院内治疗成功患者案例资料,协助患者建立对治疗效果的正向期望,以提高治疗依从性。(2)针对性心理疏导: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采用同理心沟通的模式对其表示关怀与理解,进而建立护患互信关系。开展心理疏导期间,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情绪与疾病康复的相关性,并讲解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此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侧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家属日常生活中减少谈及患者病情次数,为患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患者情绪反复波动。(3)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定期清洁病房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房内人员进出次数,确保病房内部安静,以提高治疗舒适度。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视频或舒缓的音乐,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
.png)
3、讨论
现阶段,受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老年慢阻肺患者数量逐年增长。慢阻肺可导致呼吸系统相关症状,患者不适感强烈,且病情反复发作,导致大部分老年患者治疗期间产生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3]。
心理护理是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与生理性护理不同,心理护理关注点为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对疾病治疗疗效的影响,护理干预期间以患者为核心要素,分析其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临床疗效提升[4]。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将心理安抚与健康教育有效结合,并加入环境改善等细节护理干预,可转变老年患者对慢阻肺的错误认知,显著提供其治疗依从性,并能够利用正向情绪带动治疗效果提升[5]。总结本研究数据,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可认为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琳.观察循证护理在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2021,(5):256.
[2]孙素霞,蒋秋丽,单云云, 等.全程精细化护理+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1,(4):137.
[3]李银爽.人性化护理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1):223.
[4]杨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特别健康,2021,(29):219.
[5]魏玮.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探讨[J].健康大视野,202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