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卿
四川八一康复中心 四川成都(邮编611130)
腰椎骨质增生在临床上医学名称主要有腰椎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退行脊柱炎、腰椎老年性脊椎炎和腰椎关节病等,是因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在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出现肥厚等变化,继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的常见发病部位是椎体、椎间盘和椎间关节,发病后的症状主要有腰部酸痛、僵硬、胀痛感与疲乏感,患者弯腰等活动明显受限。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骨质增生发作让众多中老年患者烦恼不已。但是腰椎骨质增生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鉴于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和工作不良坐姿等问题,年轻人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主要是肾精亏虚,因肾气衰退、精血不足、或禀赋虚弱、房劳过度、跌仆劳损等,导致患者肾之精血亏虚、无以濡养筋骨、气血瘀阻、筋脉凝滞不得宣通,因此产生腰痛、背僵等症状。中医学在腰椎骨质增生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本文将告诉您中医护理方式,帮助减缓疼痛。
1.腰椎骨质增生的护理评估
全面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与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日常生活方式、疼痛部位、常用体位、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大小便等情况,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和经济条件等为患者安排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密切沟通,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消除误解。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中医护理接受度,确保中医护理的效果。
2.基础性护理
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的温湿度,要适宜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和消毒。患者初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接待,为患者介绍医院内医疗制度、医师、护理人员、环境等,详细测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为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协助其定期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湿疹等并发症。叮嘱患者要注意保暖,外出时要避风寒,避免加重疼痛。
3.中医情志护理
腰椎骨质增生因肾气虚损、气血瘀阻、内外阴阳失调导致疼痛,发病时患者活动受限,疾病治疗周期较长,易反复发作。这些因素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逐丧失疾病治疗的信心。大多患者对腰椎骨质增生这一疾病了解较少,一方面担忧疾病对自己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担忧远期的健康状态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医论著中《素问·汤液醪醴》记载:“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说明患者情绪状态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若患者持续精神消极,则疾病难以取得较好的理想效果。因此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患者的情志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注意沟通时的语气和态度。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以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解疾病要点、护理要点和良好情绪的重要性。
结合往期康复较好的病例来增强患者的信心,稳定其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争取早期恢复健康状态。对于中青年患者,其思想活跃,对事物接受能力较强,护理人员要多使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讲解,使患者对疾病康复有合理的期待。针对不同的病因来解释护理对策以及预后情况,调动其主观积极性。针对老年患者,则需要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护理人员要增加护理关怀,从生活方面来关心患者。叮嘱家属时常关心患者,进行情感陪伴。家人的关怀有助于减轻患者抑郁和悲观等不良情绪,促进疾病好转。
4.饮食调节
中医护理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健康则筋骨强健,因此要注意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食用滋补肝肾的药物,如猪肾、猪肝、芝麻、黑豆、核桃和木耳等,以缓解患者腰痛症状。严禁使用辛辣、肥厚、油腻等食物,如火锅、烧鸡、油炸类食物等。鼓励患者多饮水,可进食田七猪脚汤等,帮助消肿利尿。部分患者因疼痛症状减少活动,因此要增加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芹菜、火龙果等,避免便秘。老年人要注意对钙物质的补充,多进食高钙食品,如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必要时要补充钙剂,还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D和A等。
5. 临证施护
针对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急性期疼痛症状加重,要叮嘱患者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要尽量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量。急性期患者须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4周,定时更换体位。在变换仰卧体位时腰部垫一小枕,侧卧时屈膝屈髋,这样可缓解疼痛,促进局部炎症反应物的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失。要尽快用药,采用口服和外用药综合疗法,控制病情的发展。中医按摩、针灸等方式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于缓解疼痛均大有帮助。易受含量的患者要要强对腰部的保暖,可给予熏烤治疗,传递热度,减少冷刺激。腰部不可过度负重或过于劳累。超体重者需要积极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的负重。在疾病的康复期要适当进行康复运动训练,避免长期卧床增加肌肉萎缩、压疮等风险,促进关节活动,帮助疾病早期康复。
5.功能锻炼护理
对腰椎骨质增生实施有计划的康复功能锻炼可发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提升腰背肌的力量等效果,同时避免患者关节肌肉萎缩,降低骨质疏松、关节粘连等风险。在运动前要向患者说明锻炼的意义、注意事项等,在患者疼痛症状稍缓解后进行训练。腰肌力量的提升,可减少对关节和骨头的损伤,有助于缩短病程,降低腰椎骨质增生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列举三种常用的锻炼方式,①五点支撑法:每日2~3次,每次150~200下。每下的速度保持与自身的呼吸频率相一致,注意腰部拱抬至少离床30cm以上。②飞燕展翅法:2~3次/d,50~100下/次。③直腿抬高法:双腿并拢站立,手扶墙或者扶手,将腿伸直抬高,至最大限度后缓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50~100下/次,2~3次/d。叮嘱患者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一定要注意锻炼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损伤。通过功能锻炼,发挥强壮筋骨、理气活血、舒筋活络等作用,同时缓解疼痛,促进病情好转。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现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中医护理模式的转变,将辩证施护、情志护理、整体观念等带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内容融入在腰椎骨质增生的护理中,可帮助患者更多的认识自身疾病,更好的配合护理进行。中医护理内容更加贴合患者治疗周期较长的特点,从日常生活、情绪、饮食等方面来保持长期护理效果,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