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珙县中医医院,四川 宜宾,644501)
老年髋部骨折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包含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转子下骨折,其发病率仅次于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髋关节周围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都可以发生骨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全身情况相对欠佳,伤后可能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容易继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恢复慢,致残率、致死率高,据统计,发生髋部骨折的老人在一年内死亡率超过20%,因此老年髋部骨折常被人称为“老年人克星”,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尽早发现、及时就医以及和合理的治疗对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和保护患者的生命十分重要。
1.老年髋部骨折的疾病特点
老年人多数骨质疏松,运动能力及认知能力不强,肌肉反应能力及视力也不断下降,老年人在活动过程中,不小心跌倒便容易引发髋部骨折。临床调查显示,髋部骨折发生率整体较高,占据全身骨折的24%,在1990年以后,全球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人次在160万,老年人是髋部骨折的主要群体,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髋部骨折患者人次也在逐年增长,预计在2021年,我国老年髋骨骨折人次突破200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主要是女性,年龄在65-69岁,平均年龄在65.5岁,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在1:3。多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内科疾病,70岁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般会合并5种以上慢性病,老年人在骨折后身体素质进一步降低,慢性基础性疾病也会随之加重。
2.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断
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缩短外旋畸形,纵向叩击痛。
髋部X线片检查可清晰看出骨折情况,包括骨折的具体部位、类型及移位等相关情况。CT及MRI检查可在横断面上知悉骨折程度及移位情况。通过三维成像技术能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对临床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老年髋部骨折怎么治疗
3.1非手术治疗
3.1.1卧床、牵引固定。患肢胫骨结节牵引或皮肤牵引,防旋鞋固定,需长期卧床,易发生骨不连、下肢短缩、骨折再移位和继发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和血栓等并发症从而大大增加致残率、致死率。仅适用于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3.1.2中医药辩证施治。中医药治疗可贯穿骨折全程,根据中医骨伤三期用药原则,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因人施治。中医中药内治早期(伤后1~2周),方用活血疏肝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伤后3~4周),方用舒筋活血汤舒筋活络、补养气血;后期(伤后5~6周),方用壮筋养血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外治法可选用苏木煎中药熏洗、活血止痛膏中药外敷、展筋丹按摩或涂搽展筋酊外搽、物理治疗。
3.2手术治疗。目前老年人髋部骨折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都应该进行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案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受伤前活动情况,骨骼质量,合并疾病,预期寿命和患者依从性。包括空心螺钉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加长髓内钉内固定及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应注意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患者身体状况及患者期待的远期疗效而决定,中西医多元化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更多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