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原发性高血压,如何维持心理健康?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   作者:袁建美
[导读]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有近两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有98.5%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

        袁建美
        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1.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有近两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有98.5%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将会对心脑血管以及各靶器官造成持续损害,引发并发症加剧患者病情。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控制效果的原因中,心理健康问题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治疗依从下降,生活方式不健康,很容易导致高血压病情恶化,影响预期寿命。
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早期,血压波动幅度较大,时而正常,时而上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血压难以恢复正常,为适应血压上升,机体早期会进行自我调节,患者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生理调节时会有头晕、失眠等症状,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故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确诊较为困难。血压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患者心脏以及各器官的血管均会受到影响,这种损害是普遍的,但是患者与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个患者不同部位的血管病变也不同步。原发性高血压病情发展非常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机体可以适应,患者不会有明显症状,当血压过高对心血管的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将会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寿命将会受到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会增加,根据研究结果表明,血压值上升幅度越大,患者的期望寿命缩短程度也越高。原发性高血压从发病至并发急性脑血管疾病,时间约为14年。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预期寿命只有两年,少数高血压患者为急进型发展,短时间内血压飙升过快,心脑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不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将会在一至两年内死亡,这类高血压患者为恶性高血压。高血压重在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
3.1孤独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病后,由于长时间接受治疗,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很容易产生孤独负面情绪。针对孤独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从“陪伴”入手,护理人员不仅要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还需要多和患者聊家常,代替患者家人和朋友多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归属感,感受到外界真挚的关心和爱护,护理人员可主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患者交流时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将积极的力量传递给患者。


3.2焦虑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病后,由于对高血压疾病知识不了解,加上过度担心病情,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针对患者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讲解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措施,让患者全面了解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名词代替治疗方法,考虑到多数患者年龄偏大,在理解能力方面受限,可为其准备健康手册便于患者翻看,手册中需要多加插图便于患者直观了解。
3.3恐惧心理护理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积极为其介绍病房环境,讲解各种设备,帮助患者适应住院环境,对病房不再抵触。护理人员还可为患者准备喜欢的书籍、音乐,帮助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法和暗示法消除恐惧。
3.4悲观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治疗,疾病没有痊愈或者控制不理想,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针对患者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时,需要有同理心,护理人员可用人人都会生病,生病只是一个过程劝说患者保持正确的疾病观念,建立恢复健康的自信心,可与患者谈论工作和家庭,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针对悲观情绪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可与家属一起陪伴患者,让患者有被需要和被尊重感,以提高治疗依从。
3.5忧虑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产生忧虑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说明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控制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让患者得以了解正确的原发性高血压管理方法,日常生活中建立并保持健康生活行为,护理人员还可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的健康行为建立,让家属学习原发性高血压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减轻患者对病情控制的忧虑。
3.6怀疑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容易对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产生怀疑。针对患者怀疑情绪,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保持耐心,特别是更换药物和治疗方案一定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理解,还要向患者介绍医护团队,让患者对医护团队保持信心,消除内心的怀疑心理。
4.结束语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孤独、焦虑、恐惧、悲观、忧虑、怀疑心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后,为维持其心理健康,让其提高治疗依从,建立健康行为,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学习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不过度恐惧原发性高血压,保持积极和疾病相处的心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照顾者也需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到患者的疾病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作者简介:袁建美(1963.07-),男,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学历,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三级心理咨询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