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卜丽霞 王高雅
[导读]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卜丽霞  王高雅
        石家庄市裕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石家庄市  裕华区  050000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接收的8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的奇数和偶数平均分为两组(A研究组B参照组),每组各40人,A组运用常规保健和儿童保健,B组单一运用常规保健。观察并对比两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对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记录结果显示A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评分明显高于B组。另外对两组婴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A组婴幼儿患有营养性疾病发生率3例(7.5%),B组婴幼儿患有营养性疾病发生率10例(25%),记录结果显示A组婴幼儿患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保健是通过建立儿童保健档案、早期教育、营养指导、疾病预防等方案。不但可以增加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还可以减少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保健;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研究;影响。
        婴幼儿是在儿童生长最关键的时期,不论是在生长发育还是在营养性疾病等方面都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某种疾病的发生。生长是指身体的各个器官在慢慢系统地长大和形态上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上的成熟和逐步完善的过程[1]。虽说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为了减少外在因素导致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特将儿童保健运用到婴幼儿保健护理上,以此来研究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详细情况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接收的8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的奇数和偶数进行平均分为两组(A研究组B参照组),A组40人,年龄25天-11个月,男婴幼儿18人,女婴幼儿22人,运用常规保健和儿童保健。B组40人,年龄1个月-10个月,男婴幼儿21人,女婴幼儿19人,单一运用常规保健。观察对比两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两组婴幼儿之间各项指标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开展此研究。
1.2方法
        A组运用常规保健和儿童保健: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配合儿童保健,具体如下(1)建立儿童保健档案:建立婴幼儿个人专属保健档案,记录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和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问题,如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儿童保健方案。(2)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家长开展早期健康教育,可以发放健康手册加以引导,告知家长一些听力、视力、语言、平衡感等方面的训练方法,让家长定时带婴幼儿来院进行健康检查,密切关注同龄期的婴幼儿的发育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异常情况。(3)营养指导:鼓励母亲母乳喂养,在婴幼儿6个月以后可以适当添加辅食,协助家属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如有挑食偏食的婴幼儿,家属应该及时纠正,以确保婴幼儿摄入的营养均衡。(4)疾病预防:告知家长定期带婴幼儿来院进行常见疾病的筛查,如有问题及早干预治疗。定期向家长宣讲营养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要点。定期为婴幼儿接种疫苗[5]等。
        B组单一运用常规保健:测量基础的身高、体重、语言等指标,告知家属定期为婴幼儿接种疫苗等[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得分越高代表越有效),包含婴幼儿肢体能力、语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身高、体重等情况和婴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情况(发生率越低代表越有效),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所检测的数据都是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各数据的差异,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对比:A组婴幼儿肢体能力(110.18±9.75)分,语言能力(112.48±10.51)分,环境适应能力(116.52±11.98)分,身高(82.05±6.35)厘米,体重(12.91±2.07)千克。B组婴幼儿肢体能力(101.61±10.98)分,语言能力(103.36±10.27)分,环境适应能力(101.72±11.25)分,身高(74.21±7.05)厘米,体重(10.14±1.45)千克。记录结果显示A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评分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
        2.2两组婴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A组婴幼儿患有营养性疾病发生率3例(7.5%),其中腹泻2例(5%),营养性贫血1例(2.5%)。B组婴幼儿患有营养性疾病发生率10例(25%),其中有佝偻病1例(2.5%),腹泻5例(12.5%),营养性贫血3例(7.5%),营养不良1例(2.5%)。记录结果显示A组婴幼儿患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保健是在以往的基础保健上更加注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性疾病的情况,通过建立儿童保健档案、早期教育、营养指导、疾病预防等方案,制定科学有效的保健方案[3-4]。
        综上所述: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上运用儿童保健[6]。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妮娜.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探讨[J].名医. 2018,(08):24.
        [2]李娟.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24):111.
        [3]李小艳,张丽,刘锦蕾.儿童保健干预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20,49(04):382-384.
        [4]吴娇娇.对婴幼儿实施规范化儿童保健对其早期发育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 2020,18(08):228-229.
        [5]傅燕青.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儿童生长与智力发育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14):73-74.
        [6]艾景芳.儿童保健对婴儿成长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2(23):18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