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西
贵黔国际总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抽取我院住院药房未采取PDCA循环法管理以及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采取PDCA循环法时进行对比,记录并对比两者之间的调剂差错率。结果:记录PDCA实施前后药房药品的调剂错误,其中实施前错误总数为216例,实施后错误总例数为8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降低调剂风险发生率,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建议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法;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应用
前言:在一个医院的药剂科中最重要的部门是住院药房。住院药房的责任和义务是保障患者使用药物的经济合理以及安全性等。所以一旦住院药房的药品调节发生差错便会导致患者的康复出现延迟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而我院住院药房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采取了PDCA循环法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的住院病房进行随机的抽样分析,分析的内容还包括住院病房内的医务人员5名。而且对比医务人员一般资料,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我院尚未实施PDCA循环法,故医院住院病房的医务人员全部进行正常的工作步骤;②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实施PDCA循环法,该循环也称为戴明环,是现代药房中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型,其中一共包括4个阶段,P表示的是计划、D表示的是执行、C表示的是检查、A表示的是行动,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紧密,这里面包括了联系紧密以及可持续向上的环节,故该管理模式又可以被叫做持续改进螺旋。故依据照PDCA循环法的四个进度,运用在我院的药房管理中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在PDCA循环法前的差错率与差错可能会出现的类型,与此同时对差错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还要将差错出现的不同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使得住院病房内的药品调剂的差错率降低。
1.3评价标准
记录并统计住院药房内的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的药品调剂的差错数量以及相应的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记录PDCA实施前后药房药品的调剂错误,其中实施前错误总数为216例,药品的规格使用错误42例(19.44%)、药品数量使用错误106例(49.07%)、药品种类搭配错误29例(13.43%)、医嘱记录错误19例(8.80%)、科室错误20例(9.26%);实施后错误总例数为79例,药品的规格使用错误25例(31.65%)、药品数量使用错误17例(21.52%)、药品种类搭配错误14例(17.72%)、医嘱记录错误9例(11.39%)、科室错误14例(1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png)
3讨论
3.1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
3.1.1药品的数量使用错误
因医院的住院药房内的医务工作人员太少,这会导致医务人员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平均的任务量会十分巨大,大都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不同病区的医师下达医嘱的时间大多从早上8点到11点,这个时间段内的药房药师工作量处于一个高峰,致使该时段内的工作压力巨大,工作中十分容易发生疲惫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很多药品未经仔细审核便直接发出,会发生漏发、少发甚至多发等现象。
3.1.2药品的规格或品种搭配错误
因部分药物的名称、包装类型较为相似,为此,临床上药师在调剂药物的过程中,也会发生类似的错误,进而导致药物搭配时出错。
3.1.3医嘱记录错误
因一些医生在下医嘱时缺乏对药品的规格剂量和最小计价单位的清楚认识,进而导致开出错误医嘱。且再加之药师对药物的一些用量、用法和配伍认识不清,从而导致药品发放错误情况出现。
3.1.4科室错误
部分药师因一些粗心的行为,产生了科室错误情况。
3.2 PDCA循环法对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
3.2.1住院药房内的环境改进
住院药房环境布局应合理调整,确保药房配药环境始终处于透明卫生的环境中,设计合理的配药台,将与配药无关的内容全部清除,构建良好的配药环境,从设施上最大限度保证药品调剂的顺利调配。
3.2.2区分可能出现混淆的药物
住院药房管理者将经常出现混淆及易发生混淆的药品要单独进行标记,标签用于区分包装相似的药品、易混淆的药品、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大剂量的药品,以此将住院病房药师配药时错误出现率进行降低,确保能够正确发放药品。
3.2.3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药房管理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在药品配送过程中严格比对药品,建立良好的药品发送流程,确保药品工作的顺利开展。
3.2.4合理调整排班
在药品工作中,要努力平衡工作量,减少平均药品调剂数量,增加药房高峰时间配药人员,合理调整排班,确保药师工作保持正常平衡状态。
3.3总结
实验结束后,记录实施PDCA前后药房药品的配药差错,实施前差错总数为216例,药品的规格使用错误42例(19.44%),药品数量使用错误106例(49.07%),药品种类搭配错误29例(13.43%),医嘱记录错误19例(8.80%),科室错误20例(9.26%);实施后错误总例数为79例,药品的规格使用错误25例(31.65%),药品数量使用错误17例(21.52%),药品种类搭配错误14例(17.72%),医嘱记录错误9例(11.39%),科室错误14例(1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PDCA循环法是一种科学、正确的药房药品调配管理方法,是客观、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有效规律。因此,在药房药品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显著降低配药差错率,提高药品的调剂质量,并应用到整个药房的管理中,保证整个药房系统能够持续进步,最终构建个良好的住院药房调剂模式。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PDCA循环法应用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中,可使调剂风险发生率得以降低,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莲.PDCA循环法对改善药房管理质量及降低药品应用差错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10):36-37.
[2]李贞.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对我院门诊西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8,31(6):278-279.
[3]王晓美.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病区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4):159-160.
[4]蔡昭和.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7,14(14):1167.
[5]陈伟薇,丁光跃,董一曼,等.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剂内差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38):1494.
[6]乔乐天.探究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住院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6):34-36.
[7]隋继英,窦明金,陈金娜,等.PDCA循环法用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的实践[J].中国药事,2016,30(3):246-251.
基金项目编号gzwjkj2020-1-208,项目名称为基于FARES数据的镇静催眠类药物致死风险信号挖掘研究;项目负责人:陈韵西;项目单位:贵黔国际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