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效果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胡卜丹
[导读] 探究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效果
        胡卜丹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乐山 614000
        摘要:探究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效果。方法:以在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6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重点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遮盖疗法,研究组实施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1°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以及潜伏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视力情况,1°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以及潜伏期评分情况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指标情况更理想,组间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值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遮盖疗法;综合训练;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效果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眼科最为常见疾病,主要是指两眼屈光状态不一致,通常情况下人的两眼屈光度都会存在轻微差异,完全一致的较少。屈光参差有很多种类型。临床中将疾病分为生理性屈光参差以及病理性屈光参差。疾病发生后对儿童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出现斜视[1]。在这一背景下,疾病治疗方法以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为主,由于小儿年纪小,手术对眼部功能影响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临床中使用遮盖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视力,对疾病治疗有重要作用,但单一治疗效果不明显。在遮盖疗法治疗过程中联合综合训练可以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对患儿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6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为例,探究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临床实施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在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6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重点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如表1所示:

        患者组间资料比对发现数据存在差异较小(P>0.05),本研究患者详细了解研究内容以及方法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次研究在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开展。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遮盖健眼治疗,具体的遮盖情况需要根据患儿双眼视力差异进行,如果患儿在双眼视力差异超过视力表3行,需要对患儿进行全天遮盖矫正,遮盖时间需要依据患儿的年龄情况进行。若患儿<3-4岁,4d/周进行遮盖,如果患儿>5岁,5d/周进行遮盖。如果患者视力情况差异<2行视力表,可以采取部分眼睛遮盖,以此进一步为患者进行治疗。在遮盖过程中随时对患儿视力情况进行测量,治疗后进行医院复诊,如果视力在1.0以上,仍需要继续进行遮盖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主要内容是进行CAM训练,训练情况由低频到高频,对患儿进行光栅,精细目力,增视能弱视训练光盘训练,20min/d。通过描图作业,海丁格刷,描绘,剪纸等强化视力,30min/d,进一步检测患儿视力水平。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1°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以及潜伏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集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并通过SPSS24.6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相关的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用t检验。
        2.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视力情况,1°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以及潜伏期评分情况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指标情况更理想,组间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疾病通常分为先天性因素导致和后天性因素导致,常见的后天性因素主要有不规范用眼习惯导致。由于儿童正在成长,在生活中是极易出现用眼不规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的视力度数逐渐降低,近视情况不断发展最后形成参差性弱视[2]。疾病发生后患儿的视力水平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较为特殊,一个眼睛近视,一个眼睛远视,两个眼睛的屈光发生不同。疾病最为典型症状就是视力障碍,如果不对儿童疾病进行及早治疗,极易导致患儿发生弱视情况,对患儿视力造成更大的伤害。临床中针对疾病治疗常见为物理治疗以及治疗后的综合训练。遮盖疗法较为常见,对患儿视力情况改善有及作用。主要内容是将患儿进行单眼遮盖,将视力良好的眼睛进行遮盖使用医学专用胶布进行遮盖,根据患儿的弱视情况为患儿规定遮盖时间4h/d,15d后进行患儿视力测试,观察患儿的裸眼视力,眼位以及矫正视力[3]。治疗完成后除了定期进行复查外,还需要加强患儿眼睛的综合训练。训练主要内容是描图,红灯闪烁,绘画,剪纸以及穿纸联系,根据患儿视力恢复情况控制每天训练时间,这样更加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同时更加有利于患儿预后。
        本次研究中以在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6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患者为例。实施分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视力情况,1°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以及潜伏期评分情况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指标情况更理想,组间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有利于患儿疾病预后,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任艳妮, 马云龙, 向晖. 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13卷32期, 159-160页, 2020.
        [2]陈晓军. 常规疗法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14):68-71.
        [3]杨璐, 李兵, 潘含枫. 视觉训练系统对屈光性弱视治疗的疗效及视功能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20, 041(006):609-6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