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智勇
怒江州兰坪县中医医院 兰坪县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671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病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研究人员均取自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70例风湿病病人,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5例。参照组采取理疗治疗,实验组采取针灸和中药治疗。对比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优,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风湿病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各指标因子得到明显改善,疼痛情况减轻。
【关键词】风湿病;中医综合疗法;临床效果
风湿病在中医中归属“痹证”范畴,其发病机制为体内气血异常造成风邪、寒邪、温邪等入侵[1]。常使用西医和中医治疗,西医主要包含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因长时间用药具有较大副作用,极易复发,手术适用后期治疗。现中医综合方法备受关注,应用率较高[2]。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人员均取自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70例风湿病病人,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5例。实验组:男女病人各18例、17例,年龄区间28~60岁,平均数为(44.32±3.45)岁,病程区间2~20年,平均值为(10.32±2.12)年;参照组:男女病人各20例、15例,年龄区间27~60岁,平均数为(44.48±3.21)岁,病程区间3~20年,平均值为(10.84±2.26)年;综合整理研究数据,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计算,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所有人员均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保证积极配合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理疗治疗,紫外线波长为320~280nm,每个肿胀关节照射1~3分钟,治疗1天,坚持3个月,紫外线强度为28~35mV/cm2,距病变关节30cm左右进行照射治疗。
实验组采取针灸和中药治疗,取穴位为足三里、膀胱俞、肾俞、脾俞、大椎穴、曲池等针灸治疗;如膝关节病变加重,需取委中、血海、阳陵泉、阴陵泉穴位针灸治疗;如腕关节病变加重,取手三里、合谷、外关、太溪穴针灸治疗;如关节病变加重,取八风、八邪穴位针灸治疗。进针得气后,艾灸10~15分钟,当患者皮肤潮红最佳,坚持3个月。
依照患者的情况实施辨证治疗,如热邪迫络型:取石膏30g、桑枝30g、白花蛇舌草20g、络石藤20g、忍冬草20g、丹参15g、粳米10g、灸甘草10g、知母10g加水煎煮服用;如风热湿浸型:取忍冬藤30g、赤小豆30g、连翘15g、羌活15g、防风10g、赤芍10g、桂枝5g、麻黄5g、生甘草3g、生姜3g加水煎煮服用。每天使用1剂,分早晚服用,需依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指征加减药物治疗。1疗程为30天,坚持治疗3个疗程。
1.3判定指标
对比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数据均满足SPSS20.0统计学系统相关内容,(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表示方式,实施t检验;(%)率为计数资料表示方式,实施X2检验;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证实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
2.结果
2.1对比RF、CRP、ESR、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F、CRP、ESR、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RF、CRP、ESR、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png)
3.讨论
针对风湿病病而言,西医药物治疗属于为消炎药物、退热药物、镇痛药物、激素药物、免疫制剂等。研究显示西药治疗短期效果明显,长时间治疗会发生不良反应[3]。
自中医角度而言,风湿病主要采取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治疗,需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辩证治疗,对药物功效和成分进行分析[4]。在中医中归属“风痹”范畴,物理治疗使用紫外线照射治疗,实现抗菌消炎的效果,有利于伤口恢复,局部照射可打通机体-神经-体液通路,扩张深部毛细血管,使血流加快,使机体物质代谢加速,将血流动力学提升,快速吸收组织炎症介质和水肿。针灸治疗需依照患者的疼痛部位、病情选取穴位,针对病变部位选取适宜的穴位,实现局部化瘀止痛效果。中药方剂治疗诸药联合,实现通络益气、祛风除痹的效果[5]。
综上所述,对风湿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针灸和理疗可使风湿病患者的症状予以改善,机体炎症水平明显趋于正常水平,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赖国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湿病100例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184-184,161.
[2]刘妍妍,段岭焕,李秀英, 等.浅析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J].母婴世界,2017(8):87,89.
[3]葛成永,刘臻.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3):166-168.
[4]王晓玲.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6):694-695.
[5]杜一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