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敏 谢艳华 通讯作者高岩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实验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妊娠结局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结合产科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孕妇的高血压发病率更低、妊娠结局更好、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做好积极的产科对症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优化妊娠结局和孕妇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适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科治疗;妊娠结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会持续恶化患者的血管情况,同时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均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妊娠属于女性特殊生理变化,妊娠期并发症会增加流产、胎儿发育异常、产后出血、感染、早产、新生儿夭折等风险,危害了产妇的身体健康。妊娠并发症的治疗难度相对普通患者而言临床过程更加复杂[1]、危害性极大。随着近年来新生儿医学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该病的治疗、护理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本次研究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产科临床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为(26.12±2.14)岁,孕程35-40周。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6.28±2.31)岁,孕程36-41周。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均临床资料完整且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均为单胎初产妇,符合医疗诊断的妊娠糖尿病标准:参照2014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9版。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疾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资料不完整。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年龄、孕程等一般性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一定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在饮食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即粗粮;避免简单糖、蔗糖的摄入,如奶茶。可以根据妊娠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期体重增长对每天的能量摄入量进行规划,妊娠晚期的能量摄入可保持在1800千卡/天。碳水化合物、蛋白与脂肪的比例为4:2:4,并优先选择粗粮作为主食,避免各种糖分的过量摄入。在孕20周前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休闲运动,同时BMI>33kg/m2的肥胖孕妇孕期每周运动时间不低于半个小时,同时护理人员需进行监督指导,提高孕妇的运动积极性和依从性,加强干预效果,期间需要注重运动保护。实验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每晚静脉注射地特胰岛素诺和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100生产厂家:麦诺和诺德公司),每晚睡前注射一次,剂量时间均随孕妇的血糖波动情况进行制定。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妊娠结局和预后生活质量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性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1.0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孕妇的高血压发病率对比
经过临床产科治疗后,对照组孕妇的高血压发病10例,实验组发病3例,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结合产科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孕妇的高血压发病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结合产科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结局更好,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2.3两组孕妇的预后生活质量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结合产科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和全面二胎政策的不断放开,我国妊娠人数不断上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部分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医疗信息无法统计[2],故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主要与孕产妇在妊娠期不合理护理引发的营养过剩、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一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情况,长期高血糖。血压状态容易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威胁[3],引发不良妊娠,威胁母婴安全。在患者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及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预防血压异常。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结合产科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孕妇的高血压发病率更低、妊娠结局更好、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做好积极的产科对症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代红丽.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特别健康,2021,(15):24.
[2]张惠,陈伟,陈沈苗, 等.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脂代谢情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1):44-47.
[3]李谋,白利华,王艳.糖尿病女性妊娠早期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