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王佳铭
[导读] 目的:探究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的价值
        王佳铭
        佳木斯市皓天医院  黑龙江 1543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7月纳入8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3例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甲组),另外43例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乙组),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乙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及牙齿松动情况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疗法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其牙齿松动程度减轻、前牙移位得到良好矫正。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
        前牙移位属于牙周病临床常见并发症,主要指患者前牙因牙周组织遭到破坏或外力/咬合力发生变化而呈现完全萌出状态,直至咬合界面,从而影响牙齿原本稳定的邻面接触关系及咬合关系[1]。前牙位置的巨大变化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颌面部的美观度,还会使其产生负面化情绪、丧失自信心,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研究发现,口腔正畸疗法可有效避免患者牙齿呈畸形发展,并改善其颌面部美观[2]。本文将口腔正畸疗法实施于我院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治疗中,深入探讨其应用体会,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甲组男女比例19:24,年龄19~36岁,均值(27.53±2.57)岁;乙组男女比例18:25,年龄20~35岁,均值(27.48±2.61)岁,以上一般资料(P>0.05)。
1.2方案
        甲组:(1)治疗前常规患者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工作,嘱其在规定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刷牙各1次;(2)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周及牙周跟面进行不断修整,避免细菌滋生造成疾病复发;并将口腔内病变组织及时清除;(3)针对牙周炎开展相关治疗、辅助抗生素,合理控制病情。
        乙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后,选用直丝矫正技术实施正畸治疗,将托槽稍与牙龈部位靠近粘结,磨牙粘颊面管过程中不应用带环。采用钛镍园丝将移位的前牙排齐,再借助多曲唇弓压低患者的上下前牙,并使其尖牙向后方连续结扎以达到增强支抗的目的,在尖牙间挂橡皮链,使前牙内收。口腔医师结合患者实际反应以及牙周支持度对其正畸治疗的力度做出合理调整;叮嘱患者正畸治疗期间需要每间隔3个月前往医院进行1次全景片拍摄,医师再依据摄片结果适当调整正畸力度。
1.3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2)评估两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前牙移位矫正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及前牙覆盖情况均优于甲组(P<0.05),如表1所示:
         
2.2牙齿松动情况
        两组患者牙齿松动1~2mm及>3mm的人数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患者牙齿松动<1mm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甲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牙周病患者牙菌斑内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牙齿支持组织发生感染,从而形成牙周袋、并使牙槽骨呈吸收状态,牙周组织逐渐萎缩进而导致牙齿出现松动或移位等情况[3]。若患者病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前牙持续移位可造成患者面容受损,不利于其日常生活与工作。故临床开始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口腔正畸疗法主要以口腔颜面部解剖生理知识为基础,借助现代先进诊疗设备以矫正患者错颌畸形,建立正常颌面协调关系,促使口腔功能改善并对患者容貌起到一定改良作用[4]。高金辉[5]等学者报道指出,口腔正畸治疗可使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牙列排齐、缩小其牙齿松动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及牙齿松动程度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正畸疗法通过不断调节内收患牙,可促使前牙区逐渐恢复至正常的覆盖关系;正畸疗法还可对患者前牙咬合状况进行固定,确保前牙符合正常咬合关系。此外,正畸疗法将散开的患牙内收并压入后,可促使患者咬合关系改善,从而降低牙齿松动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选择口腔正畸方案开展治疗,可显著缩小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盖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并有效降低出血指数,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卜华伟.口腔正畸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9):116-118.
        [2]张小玉,虞宝中,田丽.氯已定漱口液配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 IL-6 TNF-α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5(4):575-579.
        [3]周爱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6):20-22.
        [4]胡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7):89-91.
        [5]高金辉.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探析[J].贵州医药,2020,44(2):254-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