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乡镇卫生院对于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王木东
[导读] 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很普遍
        王木东
        淄川区岭子卫生院 内科  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很普遍。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易于感染,粘膜细腻,血液供应丰富,后鼻通道狭窄,鼻子无毛,鼻腔短等。因此,一旦发生感染,后鼻腔就很容易被阻塞,长时间会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本文针对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包括母乳喂养、均衡饮食、保证睡眠、保持卫生、防止感染、及时接种疫苗等。希望通过实施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措施
前言
        小儿经常会患有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感冒和咳嗽等。原因是,除了小儿身体的免疫系统不成熟之外,父母没有对小儿的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给予应有的重视,并且没有进行预防工作。乡镇卫生院作为最重要的基层医疗组织,对于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应进行积极宣传,以提高乡镇的卫生水平,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
1.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的生理特征
        从解剖学角度对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与成人内科呼吸系统的结构有很大不同。主要特征是粘膜细腻、血液供应丰富、后鼻通道狭窄、鼻子无毛、鼻腔短等,咽部相对垂直且狭窄,喉部相对垂直,支气管和气管的弹性纤维组织发育不良,粘膜相对较弱,难以有效清除废物,肺结缔组织丰富,从而减少了气体交换面积。与成年人相比,腔和肺部的回缩能力较弱。且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会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1]。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并且身体的代偿能力较弱,当小儿有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时,重要的是要及时送他们去医院,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在平时就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则可以避免小儿生病的可能性,也可以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
2.常见的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呼吸道感染,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对病原体监测,这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有许多类型的细菌会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并严重威胁其健康。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致病细菌,许多国内科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等是引起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细菌,且已具备较高的耐药性。对于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应用抗生素进行质量。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细菌的发展非常快,并且已经出现可耐多种抗生素的超级致病细菌[4]。
2.2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最常见的可以导致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主要有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在预防和控制病毒的方面,由于病毒的变异性较强,因此,疫苗的研制工作存在非常大的挑战。比如2020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至今疫苗仍未进入大规模临床接种,一方面是由于产能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其变异性导致研制较为缓慢。

目前,对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其遗产物质方面进行作用,比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一些科学家发现M2-1基因的mRNA中的pshRNA7816是对该病毒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特异性脱氧核酶M2nRNA对病毒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在未来的研究中,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对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3.乡镇卫生院对于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1)坚持母乳喂养:许多父母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没有多少父母可以坚持母乳喂养婴儿直到一岁。实际上,与配方食品和其他食品相比,母乳含有新生儿和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且含有各种抗体,尤其是小儿中最缺乏的sIgA和IgG,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2)保持安静的生活环境:众所周知,适当的睡眠可以确保小儿的正常发育并增强免疫力。但是,由于父母对小儿的爱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小儿的发育和免疫力;此外,过多接触成人会增加小儿接触细菌的可能性,可能引起内科呼吸系统疾病。
        (3)均衡饮食:随着婴儿的不断发展,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婴儿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小儿应及时,合理地摄入优质蛋白质物质,例如牛奶,豆浆,果汁和鸡蛋。它为合成小儿免疫系统抗体以提高小儿免疫力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此外,应向小儿补充适量的水,例如糖和盐水,以避免脱水并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衡。在日常饮食中,小儿应避免挑食,偏食和其他不良习惯,并保持小儿的营养平衡。
        (4)增加运动:阳光下的紫外线可能具有杀菌作用。小儿经常进行日光浴,这可以部分杀死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并促进小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确保小儿骨骼的正常发育。父母不应过多地干扰正常的小儿运动,运动可以刺激身体骨骼肌发育,以确保身体健康发育。应该注意的是,当小儿运动时出汗很多时,父母应注意更衣并保暖,以免小儿受凉,并引起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感冒和咳嗽。
        (5)注意卫生:应经常护理小儿的嘴和喉咙,以保持他们的清洁和通畅,以减少发生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经常更换婴儿内衣,床单,床上用品,尿布等。
        (6)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在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通常存在各种呼吸道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小儿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天生就薄弱,暴露于上述区域很容易感染并引起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此外,室内通风不良和空气质量恶化也将导致小儿抵抗力下降和疾病。因此,应经常打开窗户以在家里通风。
        (7)及时接种:及时为小儿接种白喉,百日咳和其他疫苗。可以被动地增强其内科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其对某些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
结束语:
        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非常普遍,导致其发生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根据小儿的自身特点,分析病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对于小儿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的生理特征,并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亚香,崔国粹.探讨小儿内科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5,7(3):107.
        [2]林湘屏.体质食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J].吉林中医药,2017,27(7):18-19.
        [3]杨辅直,李伟生,钟汝玲,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和非药物预防[J].中国基层医药,2012,9(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