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曲双希
[导读] 目的:探索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曲双希
黑龙江省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索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取80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对照组给予传统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对观察组给予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6.72±24.19)min,住院时间为(10.26±1.27)天,术中出血量为(86.28±8.08)ml,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方面明显缩短且出血量方面明显减少(P=0.0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5);观察组手术治疗满意度为100.00%,相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015)。结论: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对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肺癌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高危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目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1],手术是肺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分为传统肺叶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其中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为现代医学技术催生下的新手段,基于肺癌的特点和危害,此手术治疗方案更加科学有效[2],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高。本文将为验证这一结论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病例挑选年段:2018年1月-2019年1月。
        病例一般资料:肺癌患者共80例,摸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奇数号,共40例,男21,女19;年龄55-79(67.18±3.22)岁。观察组:偶数号,共40例,男20,女20;年龄53-76(67.16±3.19)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筛选标准:(1)均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及其家属。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2)患有其他恶性疾病或家族遗传疾病的患者。
1.2操作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传统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全麻后气管插管,取侧卧位并采用单肺通气,后进行传统肺叶切除方式。
        对观察组实施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全麻后气管插管,取侧卧位,胸腔镜观察孔于第7或8肋间腋中线处做长度1cm左右切口,肩胛下角线第8肋处做长度2cm左右辅助切口,第4、5肋间腋前线处做长度4cm左右主操作切口。处理肺静脉,切断支气管并对肺动脉分支进行游离,胸腔镜视野下切除肺叶并从主操作切口处取出,并行纵膈、肺门淋巴结扩清术。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临床治疗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时间越短,术中出血量越少则表示手术疗效越高。(2)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漏气、肺炎几个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例数+漏气例数+肺炎例数)/总例数x100%。(3)统计治疗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最终结果以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来呈现,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计数(χ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临床治疗指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如下所述:
        观察组:感染1例,占比2.50%,漏气1例,占比2.50%,肺炎0例,占比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对照组:感染2例,占比5.00%,漏气4例,占比10.00%,肺炎2例,占比5.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
        两组分析,χ2=4.1143,P=0.0425,故可得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2.3手术治疗满意度
        结果如下所述:
        观察组:非常满意31例,占比77.50%,一般满意9例,占比22.50%,不满意0例,占比0.00%,手术治疗满意度为100.00%。
        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占比62.50%,一般满意6例,占比15.00%,不满意9例,占比22.50%,手术治疗满意度为77.50%。
        两组分析,χ2=10.1408,P=0.0015,故可得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3、讨论
        肺癌作为一种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的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临床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病机制与其职业环境、日常生活、家族遗传、大气污染、电离辐射等都有密切关联,致使全身器官遭受不利影响,手术是肺癌治疗的根本思路,基于此,传统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和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均在临床中得以应用。
        传统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虽有效果,但临床应用中仍表现出不足,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缺乏清晰术野,容易误伤其他正常组织,也可导致淋巴结清除不彻底,手术质量不高,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基于此,临床肺癌治疗中需寻找全新的治疗方案。近年来,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逐渐被应用到肺癌治疗中,与传统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比较,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更为科学有效,原因为:医生在胸腔镜的帮助下可以获得清晰术野,明确淋巴结位置和病灶范围,切除过程中不会伤及健康组织且淋巴结清除彻底,从而有效提升手术质量。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由此可佐证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在肺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综上所述,肺癌的发病机制多样,以手术为核心开展治疗工作是现行唯一之途径,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可发挥巨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取得重要突破,上述分析由于例数不足,故仍有不足之处,有关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分析仍需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黄才智.胸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清扫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v.3;No.40(09):59-60.
        [2]张涛,魏元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71例效果研究[J].现代医学,2017,045(006):828-830.
        [3]景永.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对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18,No.477(16):6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