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口吃的病因分析与矫治方法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岳帅
[导读] 口吃属于儿童期产生的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
        岳帅
        南京岳帅口吃矫正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口吃属于儿童期产生的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在儿童群体中口吃的发生率能达到5%,当儿童年龄达到16岁时80%的儿童口吃能够得到自行恢复。目前医学界针对儿童口吃的病因存在较大争论。通常情况下认为口吃是因为存在神经生理功能障碍,进而对语言产生精准性的时间进程形成干扰,但是生理性障碍本身影响因素众多。针对儿童口吃最主流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言语治疗。本文主要对儿童口吃的病因以及矫正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口吃;病因;矫正
引言
        口吃属于一种言语流畅性生理障碍。儿童2~5岁间发病率相对较高,个别案例也会发生在儿童其以外,口吃的临床主要症状是重复和延长,但也会出现逃避和挫折等一些次要症状。
1 口吃的病因学
        针对口吃多年来已经形成多种病因的理论解释。古埃及希伯克拉底将其病因归咎于舌头干燥,并主张利用外科手术和化学方法测试舌头血管扩张进行治疗。进入19世纪后,口腔解剖学缺陷人们广泛认可。在这一时期通常是以外科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意识的心理冲突也容易导致口吃表现,因此也提出结合心理分析以及催眠法来进行矫正。进入20世纪末后心理障碍被普遍认为是口吃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近几年的病因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从个性特点以及一般调节水平方面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差别不大,口吃者在社会交往中会面对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也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象,而心理调节的矫正方式也并不具备普遍性。从当今的流行理论可知,大部分口吃者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存在神经生理功能紊乱、中枢听觉功能异常甚至是言语动力障碍,从而使得口吃者语言精确步调出现失调现象[1]。纵观各种理论可知,口吃是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造成。即使生理性功能障碍是导致口吃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治疗和矫正过程中也不可忽略社会性、新理性、运动觉醒、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行为性等各方面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存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交互作用。
2 口吃的诊断和评估
        口吃的外在表现是言语不流畅,且不流畅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发展性不流畅和病理学不流畅。针对个案进行治疗和咨询前,首先需要精确评估儿童是否真实存在口吃。矫正是针对儿童不流畅程度和说话中断类型进行评估,儿童在自由游戏情景下100字出现5次说话中段,需给予高度重视。但仍然需要针对其不流畅类型进行清晰辨别,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判断出口吃的发展程度。对于口吃来说,其发展存在有阶段和层次性的危险迹象;首先出现有规律性重复、音调上升,最后可能会发展到逃避行为等,不同程度具有各自明显特点[2]。只有清晰辨识口吃者对问题的态度才有助于后续治疗矫正。

在针对口吃儿童言语发音技能、不流畅动作、语言水平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与家长面谈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其次观察亲子关系和儿童与矫正时之间的关系,在全面收集各项资料后才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充足依据。
3 口吃治疗
3.1 早期干预
        针对儿童口吃早期阶段,虽然有80%的几率自然康复,但作为家长的矫正时需积极开展早期干预。作为家长对儿童要尽量避免呵斥和批评,也要及时引导和提醒儿童慢慢说话,为儿童创造放松的谈话环境,允许儿童利用自己的节奏来说话。同时也要将儿童受挫体验控制在最低限度。早期干预治疗的目的是树立起儿童的自信心,有效改善儿童自我形象,帮助儿童从口吃的恐惧、挫折中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积极鼓励儿童参与专业言语矫正。
3.2 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治疗师的指导来进行缓慢、轻柔的说话,或者利用节拍器、延迟听觉反馈、变频反馈等方法进行矫正。使者必须要自觉做到缓慢说话。闫女士应该积极鼓励儿童在游戏中放缓说话速度,针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给定时距,引导儿童按照音节讲话,且针对不同音节采取军用种种,要将两个不同音节按照等时距进行区分。此外还可以采取跟读等一些言语训练方法,口吃儿童可以跟随治疗师进行读词训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口吃儿童说话流畅性得到提升[3]。
3.3 呼吸训练
        通常情况下口吃者呼吸器官和肺活量都正常,但是在说话时经常会出现呼吸紊乱、呼吸方式不当等一些问题,而且发音规律和呼吸动力机制也会出现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采取与发音规律相符合的呼吸治疗方法,例如可以引导儿童练习呼吸操,通过训练让呼吸和发音达到协调,在充分结合系统脱敏和言语训练后来提升康复治疗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目前普遍认为口吃属于一种神经生理功能障碍,且在指向假定的生理原因治疗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在儿童和成年人口齿矫正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口吃严重的情况下不积极进行治疗,一旦进入青春期就会存在社会及心理发展困难现象。
参考文献
        [1]陈俞安,金星.口吃的直接与间接疗法——以Lidcombe计划与基于需求-能力模型的方法为例[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04):463-467.
        [2]韩红琳.儿童口吃初期的家庭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268-269.
        [3]严芊,林春兰,彭聃龄,卢春明.神经发育水平与儿童口吃:一对异卵双生子的个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08):622-624.
        作者:岳帅,1987年1月13日出生,江苏省南京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心理障碍治疗,口吃言语障碍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