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露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实际的应用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简单论述。方法:选择2018-2020年在我院开展手术的患者共70例,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的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发现,两组患者在出现的并发症、自理能力等方面,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对患者的机体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和疼痛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室护理;应用现状
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经过这些年的不断优化改进,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大。ERAS属于一种多学科、多模式方式,在开展围手术期的时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尽快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尽快恢复正常机能。并且,应用ERAS还能够有效降低死亡风险和再入院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选择70例在我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2020年在我院开展手术的患者共70例,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其中,男性患者共42例,女性为28例,患者年龄在55-60,岁,平均年龄为(56.92±2.1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次设定的纳入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心肺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各项检查正常;第二,资源参加本次研究,并且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第三,能够积极配合本次治疗护理,能够与医护人员顺畅进行沟通、交流。设定的排除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短期内服用过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者;第二,存在甲状腺功能障碍、免疫功能缺陷和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仔细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叮嘱患者做好术前禁食禁水等工作,并对术后的康复训练进行正确指导,让患者充分了解在恢复期需要注意的饮食。
1.2.2观察组:本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面是详细内容:
(1)术前访视:根据AORN的规定,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能和职责就是开展术前探视的工作,通过术前访视能够让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消除他们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护士在术前要向患者对手术的方式、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清晰进行讲解,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仔细进行解答。并且做好饮食指导工作,多食用低胆固醇、高纤维素和精蛋白食物。
(2)术中护理: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手术室的工作温度一般设置在22-24℃。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就需要做好全方位的保暖工作,特别是麻醉状态下的患者保温措施要到位,并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心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
(3)术后护理:一般情况下,在术后6h可以给予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做好相关的镇痛治疗,避免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强。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e评分进行评价,满分也为100分,分数高代表患者恢复功能更好。对患者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数评分
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各项评分上,观察组在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后,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只有2(5.71%),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10(28.57%),有非常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详情见表2。
.png)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也被称为快速康复外科,是当前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能够有效节约医疗资源,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预防术中血栓的出现,评估血栓危险因素。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开展疼痛管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和手术应激反应。还可以对手术配合流程进行优化,使操作流程变化简单、高效。在手术后的转运工作和手术过程中的液体管理等各个方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能够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每一个环节得到优化。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Harrie评分、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价上,观察组实施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的常规护理手段,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只有2(5.71%),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10(28.57%),有非常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全方位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更加完善的康复方案。并且,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确保治疗护理方案的针对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预后恢复。
总之,在开展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对患者的机体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姝婷,张祥蓉,车国卫,等.加速康复外科团队中手术室护士的观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07).
[2]樊献军,谭黄业,肖咏梅,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部创伤围术期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6(01).
[3]魏兰兰,吴越,张琳娟,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