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梅 夏清凤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 江西新余 336600
肺部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感染引起的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改变[1]。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功能差,痰液无法有效咳出,造成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同时,痰液中的病原菌易重新随吞咽物进入肺基底部,导致感染经久不愈,甚至进一步加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2]。有研究表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可因其吞咽功能减退而不能进行自主排痰,进而可发生窒息,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因此,有效的促排痰措施在控制患者感染、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CT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具有完整的出入院记录、药物使用记录等。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伴有严重慢性心、肝、肾等器官系统病变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为60~76岁,平均年龄为(65.44±3.58)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进行抗感染、低流量吸氧、化痰、退热、雾化吸入、补液以及饮食、营养支持、免疫支持等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采取促排痰护理:①湿化气道。取生理盐水10~20ml加入气动雾化器中,将氧流量调至2L/min,使喷出的湿化液雾量变小,缓慢持久地进行湿化,以预防和减少痰液粘稠。痰液粘稠者,视痰液性质、粘稠度,可适当延长雾化时间。②体位引流及震荡排痰。抬高患者肺部感染部位,使得痰液引流向支气管,以利于痰液咳出,15 min/次,1~3次/d。同时,采用振动排痰机震动胸壁,鼓励患者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引流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紫绀、咯血、头晕、出汗等症状,立即停止引流。③机械吸痰。如经过湿化气道、体位引流及震荡排痰后痰液仍未咳出,可采用吸痰器吸痰。吸痰前后,给予患者吸氧,将其头偏向右侧,当患者吸气时一同插入吸痰管,然后持有保护膜的吸痰管,边旋转边向外抽出,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3]。整个吸痰过程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时处理并记录。④拍背扣痰。每2 h 1次,3~5 min/次,对于拍背的手法和要求,护士统一严格培训。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退热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比较干预前后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护理满意度评价[4]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护士专业技术技能、护士对病情了解度、住院期间知识讲解、解决问题能力、对责任病房的管理8项问题,每项总分10分,按照患者个人主观意愿进行评分,总分>60分为满意,40~60分为较满意,<4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中的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两个独立样本比较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4例患者退热时间为(6.09±1.17)h,总住院时间为(8.71±1.26)d,护理满意度为100%。患者干预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同组干预前,白细胞计数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对比[±s]
时间 血氧饱和度(%) 白细胞计数(×109/L)
干预前(n=14) 90.37±4.85* 12.71±3.44*
干预后(n=14) 98.77±1.23 7.34±1.15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基础疾病也逐渐增多,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修复功能差,器官组织老化,心肺功能减退,对疾病及刺激的反应能力差,无法有效抵抗致病菌的侵袭,因而,老年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极高。另外,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因咳嗽和吞咽反射功能差,气道屏障功能减退,咳嗽乏力,导致呼吸道大量痰液淤积,阻塞气道,病原菌无法排出,滞留于肺基底部,加重感染,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加剧患者痛苦,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5]。因此,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有效促排痰护理非常必要。
过于黏稠的痰液、气道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损伤及体弱咳痰无力是导致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效果不佳的最主要因素。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患者进行叩背排痰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较难控制叩背力度的均衡性,因此较易导致患者被叩击的部位出现疼痛,从而可降低其对治护的依从性。此外,对咳痰无力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可导致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过大,从而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的强度。国内部分研究表明,为咳痰无力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排痰,较易使其发生低氧血症、心率失常、痰栓堵塞、拔管附着痰痂、气道黏膜受损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湿化气道降低痰液的粘稠度,增强气道黏膜纤毛的运动能力,提高肺的顺应性,从而有效促进排痰。行雾化吸氧在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的同时稀释痰液,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患者感染的加重。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促使痰液顺体位从气管咳出,同时采用振动排痰机震动胸壁,鼓励患者咳嗽,可进一步促使痰液排出。这种方法排痰效果极佳,肺基底部的痰液也可以排出,且采用振动排痰机相对于常规的人工叩背法,不仅叩击部位准确,用力平稳均匀,还更能为患者所接受,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6]。对于湿化气道、体位引流及震荡排痰等措施效果不佳的患者,则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本院采用的是封闭式吸痰器,其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吸痰器,不仅操作简单、方便,且安全性高,封闭式吸痰管应用的薄膜护套具有高密闭性,可以反复使用24 h,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显示,本组14例患者退热时间为(6.09±1.17)h,总住院时间为(8.71±1.26)d。患者干预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同组干预前,白细胞计数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促排痰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排痰,改善通气,而且能够减少肺部细菌感染,对于患者的抗炎治疗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且能缩短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春红, 白云.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47):261, 263.
[2] 薛瑞娜, 武延龙, 刘惠玉. 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肺部感染率、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14):162-164.
[3] 任秀云. 机械振动排痰与人工叩击排痰对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20):3833-3834.
[4] 刘翔宇, 谌永毅, 周钰娟, 等. 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1):18-21.
[5] 段宏娜.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07):220-221.
[6] 桑建英, 周莹, 王峥. 对咳痰无力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03):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