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丹 王莹 高源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目的 分析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1-2019.12实行常规健康教育期间于本市疾控中心进行慢性病检查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另选择2020.1-2020.12实行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期间于本市疾控中心进行慢性病检查的50例患者为教育组,均于6个月后进行随访,将其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教育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慢性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并改善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生活质量;慢性病防控工作
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发病率高、病程长、迁延不愈为特点的疾病,且随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及社会老龄化人口进展,患慢性病的人群数量逐年增长,同时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缺乏防治疾病意识也是导致患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因此目前我国各市疾控中心逐渐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对相关疾病防治知识认知度为目标,但常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较差。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可有效促进患者提高健康意识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率以死亡率的目的。本文现针对在我市疾控中心进行慢性病检查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旨在分析应用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1-2019.12实行常规健康教育期间于本市疾控中心进行慢性病检查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另选择2020.1-2020.12实行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期间于本市疾控中心进行慢性病检查的50例患者为教育组,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IRB-2020-289)。常规组男女比20:30,最小24岁,最大78岁,均值(48.68±3.88)岁,高血压27例,糖尿病13例,其他10例;教育组男女比24:26,最小24岁,最大79例,均值(49.24±3.67)岁,高血压25例,糖尿病12例,其他13例。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一致,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并在疾控中心内设立宣传栏进行慢性病相关知识宣传,根据患者慢性病种类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并利用互联网分享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
教育组:①与当地电视台、报社等相关机构进行合作,通过电视播放、报纸刊登、网络宣传等方式加大慢性防治知识的宣传,在疾控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社区广泛设立宣传栏,并利用当地商场的电子屏幕进行循环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识,同时可定期邀请三甲医院医生进行知识讲座,针对慢性病防治知识进行讲解宣传。②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增加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指导其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设立社区健康指导员进入到社区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组织慢性疾病患者召开座谈会,鼓励慢性疾病患者分享自身的防控方 法,以此促使慢性疾病患者形成健康生活意识。③针对来疾控中心进行慢性病检查的患者建立档案,根据其病情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并发放防治知识手册,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其拉至建立的微信群中,定时给予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对其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进行指导,并定期在微信群内分享慢性病防治小知识,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充分了解慢性病并发症的危害。
1.3 观察指标
根据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2],评估时间分别为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总分为100分,70~100分为良好,50~69分为一般,0~49分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干预前及干预后SF-36评分分别为(48.67±2.68、53.26±3.22)分,教育组干预前及干预后SF-36评分分别为(48.53±2.71、72.36±4.68)分,t=(0.260,23.775),P=(0.796,0.001)。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教育组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发展及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养成,目前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临床常见的几种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而在疾控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慢性防控工作具有一定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展开研究[3]。
通过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进行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处于同一水平,P>0.05;进行健康教育后虽均有所提高,但教育组增长幅度更大,P<0.05。健康教育是卫生保健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慢性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重视,改善患者危险行为,有效阻止慢性病发展[4]。由于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慢性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因此在进行疾控健康教育时,可通过与电视台、报社进行合作,将慢性病防治知识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渗透至患者生活中,使患者逐渐了解相关知识,并组织患者参加知识讲座及座谈会,通过知识讲座进一步了解防治慢性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防治慢性疾病的重要性,并通过在座谈会分享自身预防及控制病情的方法,促使患者形成健康意识在,在生活中真正落实相关措施;并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通过设立社区健康指导员的方式进入到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宣教范围;并针对来疾控中心进行检查患者建立档案,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及病情,结合微信群对患者生活习惯进行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慢性病进展。
综上所述,应用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慢性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并改善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米合热古丽·吾买尔,李明月,艾克塔古丽·安外尔江,等.克拉玛依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0,36(4):482-485,490.
[2]张娟,靳荣荣,李娟娟,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效果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4):394-400.
[3]李娟娟,李晋磊,张娟,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现状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4):417-421.
[4]白欣玉,莫启清,邱婉月,等.广西疾控系统健康教育人员健康素养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9):85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