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   作者: 张小涌
[导读] 胆囊息肉是一种起始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张小涌
        南充陈氏蓝天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胆囊息肉是一种起始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胆囊息肉在健康人群的患病率大约为1%-10%,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现在我国患有胆囊息肉的人群不断扩增,影响较为深远。虽然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仍然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不便,所以一旦诊断为胆囊息肉,需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胆囊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多数病人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才会发现胆囊息肉的存在。而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主要采取饮食指导或药物治疗即可。那胆囊息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胆囊息肉究竟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患了胆囊息肉,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都将通过本文的讲解得到答案。
        
一、胆囊息肉病因
        引起胆囊息肉的病因多样并且较复杂。一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是胆固醇代谢出现紊乱而发生;此外,肥胖、吸烟、高血脂以及肝硬化等都可能会诱导胆囊息肉发生。而且,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以下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极有可能引起胆囊息肉的发生。
(一)有经常喝酒的习惯,甚至是酗酒的不良生活习惯
        因为酒精在人体内是主要通过肝脏来进行分解和代谢,所以酒精可以直接损伤人体的肝脏功能,从而引起肝胆功能失调,导致胆汁的分泌、排出受到阻碍,从而造成胆汁对胆囊形成刺激,进而促息肉形成,或是使本身息肉增大。
(二)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
        正常情况下,机体会在晚上分泌胆汁,如果我们在早上不吃早餐的话,那么晚上分泌的胆汁就不会被充分利用,从而使胆汁一直存留于胆囊内,胆汁长时间的滞留在胆囊内,就会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是使原本就有的息肉增大。
(三)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这类食物包括蛋黄、鱼子、动物的肝脏、脑、肠等,因为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如果增高,即会增加胆固醇结石形成风险,而促胆囊息肉形成。
二、胆囊息肉的特点
(一)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很强,一般不易被患者发现。
        在早期,胆囊息肉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也就是说,患者对此是完全没有感觉的,并且一些比较小的息肉还容易被误诊。因为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患者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症状,所以一般不会被患者或其家属所重视,但是往往当症状已经较为突出或是发生性质改变的时候就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可挽回的伤害,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如果有刚刚提到的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或是本身就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胆囊息肉患者通常消化功能也很弱。
        胆囊息肉患者常常会伴有恶心,呕吐的表现,患者看到油腻的食物的时候也会觉得反胃。用餐之后反复呕吐,对于患者的消化系统也有着不良影响。
(三)胆囊息肉的癌变率高。


        胆囊息肉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很有可能发生癌变,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彻底的治愈癌症,所以这也是胆囊息肉危害性的体现,这也提醒了我们,一旦确诊胆囊息肉,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的接受治疗。
三、胆囊息肉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症观察治疗,另一种则是手术切除胆囊,那患者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呢?
(一)一般治疗
        主要是通过饮食指导、运动锻炼,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来治疗胆囊息肉。
(1)饮食干预
其一,饮食一定要三餐正常且规律,特别是早餐,需规律摄入;
其二,少吃肥腻食物,尤其是晚上尽量不吃;
其三,不吃辣椒、生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
其四,胆囊息肉的患者可在平时多吃山楂以帮助消化,减轻胆囊的负担;
其五,降低胆固醇饮食量食。胆固醇摄入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结石,所以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在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的食品,如鸡蛋,肥肉,海鲜,无磷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其六,胆囊息肉患者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鸡肉、鲜豆类等;
其七,胆囊息肉患者于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并且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2)运动干预
胆囊息肉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室外的运动,比如散步、舞剑、太极、慢走、抖空竹等。只要是轻运动,不是剧烈运动,对患者的身体和疾病都不会有不利的影响,加强锻炼,可以增加脂肪组织的消耗,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平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手术治疗
    虽然目前胆囊息肉多数是良性的,并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话,可以接受保守治疗,但临床上现实的情况是当患者经B超检查时,医生很难从外观上辨认息肉是属于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或是腺肌症。一旦混淆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发展成为胆囊癌,一旦发展成为胆囊癌,预后会很差。
    目前,专家建议当胆囊息肉难以抉择和分辨时,如果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都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其一,息肉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1厘米,尤其是单发息肉;
         其二,息肉最大的直径虽然小于1厘米,但定期观察后发现息肉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大于2毫米;
         其三,患者有胆囊息肉,并且合并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患者年龄超过50岁,和并有胆囊结石者。
         其四,患者在超声检查下发现胆囊息肉血供丰富,怀疑癌变者。
        这些情况都提示胆囊息肉癌变风险明显升高,建议患者尽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也比较快,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针对不同性质的胆囊息肉需要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才能够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
        造成胆囊息肉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很复杂,比如肥胖、长期吸烟、肝胆部位其他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胆囊息肉。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它不但不会自己消失,长期不治疗还会加重病情,引起一些其他的并发症甚至发生癌变,所以患者一旦确诊为胆囊息肉,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上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