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萍
顺庆区妇孺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公共卫生部在最短时间利用有效的方式控制住了疫情,防止疫情对人民构成更大的威胁。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完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搭建,为城市卫生管理做贡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而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与遏制,医院突发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也在不断总结经验,通过有效开展各项防控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如:重大的传染疾病、群体不明性的疾病等)且该事件对于社会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有重大威胁。基于上述的内容,可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括为:突发性、公共性、强制性、复杂性及重大危害性等。
二、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管理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潜伏期、暴发期及恢复期,且不同时期的准备工作是不同的,要根据该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对突发性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控,了解不同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
(一)做好初期的预警识别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要做好预防工作,运用常态化防控的方式检测一切问题的发生,利用反复确认的方式对突发问题进行快速的应对处理,强化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及问题整理工作,为后期工作快速应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做好突发期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应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医院应严格按照防控管理的要求,从上至下贯彻相关疫情识别、人员安排、专业救治等工作,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还要兼顾正常的医疗诊断工作,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才能起到防控疫情的作用。
(三)做好后期恢复重建工作
疫情结束后,要做好医院突发公共卫生工作的恢复及完善工作,及时归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经验,了解医院在应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做好后续的应急体系搭建工作,为疫情诊疗、科研防控提供有效的经验,提升医院整体的应急救治的能力[1]。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做好组织保障体系
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建立卫生应急、高效指挥的工作,充分认识疫情的复杂性、危险性,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全院上下统一指挥、统一部署,贯彻党中央的给予的部署任务,保持全员基调的统一性,高效调配,整合资源,确保应急预案工作的实施[2]。
(二)规范诊疗救治工作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应确保医疗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应做好空间的流程工作,减少院内的交叉感染,在不违反消防管理的前提下,关闭医院的多个通道,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区域内的诊疗救治工作,甚至可以为患者与医务人员安排不同通道,区分人流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在诊疗过程中,要对患者安全进行严格的筛查,设置三级分诊的方式,在门诊对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及核算检测,对于疑似患有突发感染疾病的患者送入候诊区域并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史及生活轨迹,将患者移送至诊疗处,针对患者不同的患病特点,记录他们的既往病史等等,实行精准救治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疫情的蔓延,真正做好零漏诊,认真对待每一位患有疫情的患者[3]。
(三)做好人员及物资的调度工作
在疫情发生期间,很多医务人员奔赴救治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的救治作用。在此过程中,医院应做好常规的人员储备及调度工作,确保医院各项诊疗工作得以常态化的运行。与此同时,要做好物质保障工作,科学调配院方的药品、防护品等物资的供应与调配工作,合理调控,做好经济物资调度工作,为疫情预留抢救床位,并与卫生行政部保持积极的联系,时刻了解疫情最新动态,做好疫情专项的物资保障工作[4]。
(四)关怀激励体系
医务工作者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体,院方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关心身处一线的工作人员。如:给予医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与健康档案记录,落实医务人员所用的防护物资,为他们的做好物资与健康保障工作。同时,还要落实一线工作人员的待遇保障、考核机制等工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中,一些一线工作人员会存在感染疫情的风险,更应落实相关的工伤与保险待遇,对于因救助工作感染疫情殉职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烈士评定及褒奖工作。
(五)宣教引导体系
在疫情突发期间,要重视疫情防控的宣教工作,强化职工对疫情的正向引导及舆论管理工作,避免因恐慌而造成医务人员的焦作的情绪,甚至可以对疫情救助中的感人事迹进行公开的报道,做好宣教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同时,要建立公开的信息披露,对疫情感染者的生活轨迹进行公开,主动发声,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要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才能结合国家卫生要求,持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搭建,健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敏,张艳敏,陈晓密.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的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职业安全与健康:医护人员和应急救援者防护指南》[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11):189.
[2]王红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卫生软科学,2020,34(11):3-10.
[3]吴杨昊天,沈燕飞,韩雪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中外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J].医学与法学,2020,12(05):85-88.
[4]李秀香,黄伟凤.以系统思维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0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