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李传玉
[导读] 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疗效
        李传玉
        历城区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疗效。方法:观察对象均为我院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病例筛查时间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共计58例,计算机随机1:1分组各29例,参照组予以泼尼松单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cr、BUN指标一致,治疗后2组Scr、BUN指标较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cr、BUN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泼尼松单用疗效,促使患儿肾功能修复,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泼尼松;疗效
        小儿肾病综合征作为临床儿科常见病,病变机制较为复杂,与小儿免疫机制较低、先天性疾病、肿瘤因素、感染因素具有高度关联性,导致儿童肾小球基底膜渗透性增加、蛋白尿等情况,严重影响小儿肾功能,影响小儿远期发育[1]。小儿肾病综合征呈现慢性进展性,对临床治疗实际要求较高,若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干预,易导致维生素D代谢紊乱、血栓栓塞合并症、肾功能衰退等,危害小儿生命安全,探究合适治疗手段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2]。近年随着药学研究的深入,可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药物不断增多,本研究笔者特针对低分子肝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方案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泼尼松单药治疗为参照,开展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为我院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病例筛查时间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共计58例,计算机随机1:1分组各29例,参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10岁,均数(6.72±0.8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11岁,均数(6.69±0.91)岁;统计分析2组小儿肾病综合征病案资料,差异细微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所选患儿均满足《儿科肾病诊疗标准》中对儿科肾病综合征的评价依据,经尿蛋白检测确诊[3];(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项目知情。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免疫性缺陷、造血系统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狼疮性肾炎患儿;(2)因主观因素中断研究或拒绝研究患儿。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泼尼松单药治疗,初始剂量2mg/kg,检测患儿尿蛋白转阴情况,待转阴后调节剂量为隔天2mg/kg;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用法用量同参照组,500-100U低分子肝素行皮下注射;2组持续治疗1个月。
1.3评价标准
   于治疗前后场抽取血液进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观察用药期间皮下出血、皮下瘀斑、低蛋白血症、蛋白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校验数据,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 2组患儿肾功能指标统计
        治疗前2组患者Scr、BUN指标一致,治疗后2组Scr、BUN指标较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cr、BUN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2组药物并发症统计
        参照组药物并发症发生率24.14%(7/29),观察组药物并发症发生率3.45%(1/29),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根治难度较大,临床学者针对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需求,首选激素类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泼尼松作为临床常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率较高等优势,作用于机体后,可快速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机制,抑制机体组胺等物质的释放,通过降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以控制醛固酮指标,避免尿蛋白大量丢失,为小儿肾病综合征首选治疗药物[4];低分子肝素作为临床常用抗凝药物,药物对机体多种凝血酶具有较好亲和性,可有效激活凝血酶,改善机体高凝状况,加强内皮功能保护机制,有效避免小儿肾病综合征进展,同时可降低静脉血栓及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经临床药理分析显示,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无交叉耐药情况,可联合使用,有效避免单一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加强内皮功能保护,促使肾功能转归[5]。本研究表明,治疗前2组患者Scr、BUN指标一致,治疗后2组Scr、BUN指标较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cr、BUN指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药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联合治疗组临床反馈更佳。
        综上,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泼尼松单用疗效,促使患儿肾功能修复,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邓建荣,林小芹,肖小兵, 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血脂及APTT、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4):19-23.
        [2]孙天宇,陈望,张鹏, 等.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环孢素A、醋酸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4-26.
        [3]葸云杰,杨彩秀.泼尼松龙、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4):284.
        [4]李程程.低分子肝素联合醋酸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159-161.
        [5]宋吉叶,张梦雪,马惠芳, 等.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PT、APT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