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虎1 高海明2
浙江恒山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高层房屋建筑由于施工时间长和工程量大,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具有和普通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不同的特点,其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会更高。目前,高层建筑大量运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因此我们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运用标准以及制度,加强施工管理措施,切实保障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以及工程质量。本文结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对加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前言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特点是:层数多、结构复杂、施工难、施工工艺要求高,涉及材料多、施工周期长、专业性强以及交叉作业等,因而对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高层房屋建筑的建设施工中,我们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运用标准以及制度,加强高层建筑的技术管理,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质量。
1.高层建筑基本施工特点
1.1高层房屋的质量要求高
高层房屋建设中需要特种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同时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更需要适于高层房屋的材料。为了确保高层房屋施工质量,要做好施工中安全、通信、用水、用电等方面的工作,在确保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进程的同时确保高层房屋建筑的质量。
1.2施工周期较长
与传统的低层建筑相比,高层房屋建筑在建筑结构、施工内容及功能保证上提出了较高要求,较大的工程规模使得其施工时间普遍较长,通常情况下,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会持续两年左右,加之天气因素的影响延长了其施工周期,给工程的建设造成一定阻碍。
1.3高层房屋建筑的体量大
高层房屋建筑的体积庞大涉及的工种众多,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纷繁复杂,这给高层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和协调带来很强的难度,必须从精心施工入手,加强高层房屋建筑的控制和管理。
2.高层房屋建筑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
导致工程建设中形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混凝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是主要的因素。其次还包括了: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模板变形的不均匀沉降等。具体表现为水泥在混凝土硬化期间释放出大量水化热,不断提升了内部温度,使得拉应力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在后期降温过程中,其他部分的约束使得混凝土内部又产生拉应力。此外,气温的降低会引起较大的拉应力。当所有的拉应力集合起来,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底板混凝土采用掺UEA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12%)和缓凝型高效减水剂的双掺补偿收缩混凝土。商品混凝土要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适当控制水灰比,减少用水量。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合理划分混凝土浇筑段,底板表面混凝土在初凝前用长刮尺刮平,待混凝土收水沉实后,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闭合表面干缩裂缝;采取内降外保方案,综合控温在板内埋设两层冷却水管,进一步削减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峰值,同时在板的外部利用密闭空间和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加强保湿措施;加强温度监测,辅以应变观测。使用先进的混凝土温度实时自动监测技术,对该混凝土厚板进行温度测点,同步进行局部区域的混凝土应变观测。
2.2房屋防渗技术
因墙体裂缝、外墙框架结构梁柱与砌体围护结构间裂缝引起的房屋外墙渗漏、门窗渗漏、门窗与外墙交接部位渗水、饰面块材渗漏等现象,不但影响房屋的功能和使用寿命,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并给维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外墙防渗漏质量控制不严格及防渗漏施工工艺不到位造成的。
在施工前,应严格控制好砌块的质量,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应选用抗压强度大于5MPa、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5mm/m、出釜后须保证有28d养护期的砌块;加气砼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20%),以克服砌块自身收缩引起的裂缝;砌块进场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同时合理布设构造柱、梁、墙体拉结筋等构造措施;施工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将砖预先充分润湿;在砌筑过程中,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砼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应与其他砌块混砌;施工中,框架结构墙体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40m以内,砌筑至梁底约200mm左右处应静停7天,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再用同种材质的实心辅助小型砌块成 60~75°角挤紧顶牢;建筑施工时,为使拉结效果达到最佳,应保持金属网与结构面保持3mm~5mm的距离;外墙部位最下一皮砖应满刷专用的面剂以确保不渗漏。
2.3房屋的节能技术
房屋建筑节能不仅保证房屋的基本功能,还能节约建筑施工的成本,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建筑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它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措施,推行科学的建筑节能理念,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保证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积极地应用各项节能技术。
3.加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3.1加强施工技术优化
现有的施工技术虽能够满足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但对于造价成本、施工工期以及施工人员投入量等方面,仍具有不足之处。对此,应依照众多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案例,结合不同施工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找寻出削减施工环节、提升施工效率、节约投入成本以及达到技术精简等方面作用的施工技术优化形式。这也是显著提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
3.2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既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物质保障,一旦工程原材料出现问题,将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高层建筑选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地质量把控。从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入手,严禁将质量低劣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中。在采购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原材料的质量优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成本因素,在成本范围之内选购原材料。在购买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合理储存。水泥和钢筋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较高,水泥不得受潮,因此必须仓储,受潮水泥严禁使用。钢筋受潮后易生锈,将影响到其安全性能,所以要严格控制好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到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对材料进行处理。
3.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个施工环节、每一步施工操作以及每一名员工的生命安全。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以及优秀员工的施工经验分享,帮助员工掌握施工安全要点,建立安全施工的意识。
4.结束语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具有综合性强、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而在高层房屋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是极其重要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工程经验,加强高层房屋建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最大程度上保障房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保障后续入住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凌影.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4):116-117.
[2]]张如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8,(2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