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景
重庆市万州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04000
摘要:我国建筑业几十年来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随着“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推广,国家逐步推动建筑产业结构调整,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促进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对比传统现浇建筑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探讨了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传统施工建筑
当前建筑行业主要采取全部构件均在现场浇筑,优点为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好。建筑体所有构件均采用现场支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现场养护,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好,防水性好,可塑性好。但建筑垃圾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现浇作业制造垃圾较大,湿法现浇作业环境污染严重,浪费水资源,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严峻;大部分工作是人工现场作业,受天气影响大,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劳动效率低下,随着建筑工人工资上涨,传统的建筑行业造价越来越高;施工工期较长,材料浪费较严重。那么在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
3装配式建筑浅析
2016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9年3月,住建部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将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由此,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我国建筑业的大势所趋。
3.1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我国借鉴苏联装配式建筑发展,学习设计标准化、工业化、模数化方针。20世纪70年代,引进南斯拉夫预应力板柱体系,改进标准化方法。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三化一改”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与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造,出现用大型砌块装配式大板、大模板现浇等住宅建造形式。2000年以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一直处于低迷期, 2000年以后,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确立行业标准,规范行业推进产业化生产和发展。
3.2 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把预制构件在工厂里预先做好,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组装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3.3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3.3.1节省资源
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无论是人力、机械还是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等全部比传统现浇建筑节省。
3.3.2环保、减少污染
有数据结果发现,在装配式建筑现场建筑垃圾减少70%,人工减少50%,周转材料减少70%,施工用水减少60%。同时工期缩短,装配、集成实现高效交付。装配式建筑对节能环保大有益处,有利于我国城市健康、绿色发展。
3.3.3节能、性能好
装配式建筑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内外墙装饰在工厂内一次性装饰完成,避免传统现场施工带来的外墙颜色不匀,易起皮、开裂、变形、褪色等问题,减少建筑后期维护成本。
3.3.4缩短工期
装配式建筑现场进行吊装拼接作业,施工装配机械化程度高,大大减少现场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业,减少现场施工强度,受气候影响小,效率更高,大大缩短工期。
3.3.5 生产效率高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3.4 装配式建筑的缺点
3.4.1运输不便
装配式建筑模块单元体积大、自重大、超宽、超高、运输困难,这会导致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偏高。
3.4.2房屋性能整体性差
装配式建筑由于是构件拼装,会出现大量的接缝,如果这些接缝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墙体渗水的情况,随之而来的维修的成本会比较的高。
3.4.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传统式建筑工程造价高。
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比传统施工建筑要厚,导致用户在同等建筑面积上,装配式建筑的净空面积比传统式建筑的净空面积小,装配式建筑的平方米造价比传统贵。
3.4.4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法规、审计标准等有待完善。
造价管理部门编制定额不能跟进,造成生产厂家一家独大。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也尚处于一个新事物发展的阶段,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3.5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3.5.1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经济效益
与传统建筑相较,装配式建筑,最大限度避免人材机资源浪费,提升施工进度,使其房屋建筑质量安全性得以保障,提并其整体经济效益。
3.5.2施工过程资源利用效益
与传统建筑相比较,装配式建筑节省施工时间和施工量。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把握工程进度,进行高效合理的施工安排,,提升施工资源利用率,使施工期间经济效益能够充分得以发挥。
3.5.3区域环境生态保护
建筑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例如工期长,工程量大,噪声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其工艺具有低碳环保特点,可避免现场施工对区域环境生态的破坏,又可以提高能源利用,体现了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的价值。
3.5.4社会经济效益
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所需劳动力少,减少了以往可能存在的劳动力安排无法协调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对我国整体建筑企业的经经济效益提升作用明显。
3.6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还无法彻底取代现浇整体式传统施工建筑,但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会成为主流的施工方式,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邓菁.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经济效益和设计分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7期
[2]颜和平,胡友良,向明.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对比研究[J].建筑经济,2017,(6).58-61.
[3]邓磊.装配式建筑对比传统现浇建筑的经济分析与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17,(6).242.
[4]王茜,毛晓峰.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2,(21).354,381.
[5]王佳琪.建筑产业现代化与传统建筑模式经济效益比较[J].福建建筑,2016,(5).75-7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