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建筑市场环境下如何改进现场监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3期   作者:马赟
[导读] 新时代,随着人们观念上的转变对于建筑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而且在当今建筑工程的发展中确实也存在许多问题
        马赟
        新疆建院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2
        摘要:新时代,随着人们观念上的转变对于建筑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而且在当今建筑工程的发展中确实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重视起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并且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改革,使其更加科学规范,由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整体质量,使其实现进一步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步伐。基于此,现主要分析现代建筑市场环境下如何改进现场监理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市场环境;建筑监理;改进监理工作;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建筑工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项目监理工作方面,目前仍旧处于建筑施工监理阶段,仍旧需要相关学者以及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和努力,为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服务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推动我国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
1、工程施工监理的新形势
        现阶段,工程施工要求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安全文明和绿色施工。基于绿色施工标准与要求下,为了能够达到工程建造的要求,很多工程项目都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与新方法以及新材料等,使得工程及其施工作业的开展达到绿色环保要求。基于此,监理工作的开展,要围绕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做好监督与控制,分析潜在的问题,督促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循绿色施工作业标准,规范开展与落实,实现对工程施工效益的有力控制;②“零安全事故”。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增加了作业的安全风险。基于安全文明生产标准,提出了要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作为工程监理人员,要按照安全监理的要求与任务,做好全面的把控,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作业安全有序开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③高质量。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是生产产品的过程,生产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效益,监理人员作为安全质量把关人员,要认真落实监理工作,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避免产生质量问题,实现项目生产的目标[1]。
2、工程监理单位在新时期建筑市场环境下的工作分析
        2.1建立健全施工监理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确保监理工作的前提,是一个企业成熟的产物,能够确保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规章制度能够帮助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人员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工作,避免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出现问题。在监理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根据规章制度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出现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建立效率。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不出现质量问题,监理工作需要在材料、施工工艺、周期、资金方面进行把控。因此,在实际监理过程当中,领导层需要重视监理工作,将监理工作纳入建筑工程建筑过程当中,让监理工作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科学化、制度化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在制定监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规范化,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制定规章制度。让监理工作进行量化,通过各种数据分析,让监理工作更加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施工问题一般会逐渐显现出来,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细节方面进行监管,从施工细节方面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2]。
        2.2开展精细化的监理工作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监理质量,必须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项目监理人员的具体工作,需要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严格按照项目监理制度进行。建设项目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至于数量巨大的工程量,如果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消极怠工的现象,势必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为此,监理单位应针对工程现状进行精细化管理。就责任而言,权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员工都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工作。如对检测时间、内容、报告等,实行精细化管理等。

该模式下,各监管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及时找出具体责任人,做出相应调整,使工程损失最小化[3]。
        2.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及控制体系
        当前施工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监理及控制体系。一方面,需要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将监理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写到规定中,这样能更好地开展监理工作以及约束相关监理人的行为,从而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监理体系的制定要体现出合理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在制定管理系统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要重点考虑到安全监理体制、质量监理体制和奖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管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2.4施工期间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工作,分别是对整体建筑的安全控制以及对相应建设人员的安全把握。整个工程的安全控制,则与工程本身的质量以及建设的步骤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要确保每一步建设都科学合理。另外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则需要项目监理人员不定时进行抽查。因为现在施工现场往往是经验较为老道的施工人员,而越是这部分人员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越容易忽视相关的安全措施。比如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很多施工人员为了方便工作会放弃一部分安全措施,这给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使整个建筑工程蒙受较大的损失。所以监理人员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实时进行监控[4]。
        2.5改进隐蔽工程验收
        监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隐蔽工程的监理,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首先,施工单位在完成隐蔽工作后,监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技术和施工图纸检验隐蔽工程的质量,向监管部门传递检验信息,让监管单位进行核查。其次,监理单位需要以施工单位的复核报告为依据对工程进行二次检验,在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再开展后续工作;最后,监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若是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核查通过则可进行下一环节施工,如若审核未通过,则表示施工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要求其进行整改,以此来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2.6提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大多数监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就要提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使监理人员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并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一些讲座,包括实际操作,使监理人员更好地认识到信息技术重要性,并应用到工作过程中,从而使监理工作规范化,提高了行业监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早日与国际接轨[5]。
结束语
        新时期,工程施工模式与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等的运用,给项目监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带来很大挑战。采取以往的施工监理工作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项目管理要求,需进行监理行业创新与优化,提出高效的监理手段与措施,围绕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两条主线,积极落实监理工作,提高监理服务水平,实现建设工程的项目监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瑞勤.关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242-243.
[2]徐毅迁.建筑工程监理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59.
[3]冼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204-205.
[4]王丽冰.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4(16):267.
[5]范琳琳.建筑工程监理工程程序及工作要点探讨[J].砖瓦,2020(12):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