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川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300000
摘要:物资管理及经济效益提升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能够对企业效益及施工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质量、效率及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对企业物资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之间的关系及优化措施进行研究,进而可以为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企业;物资管理;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引言:在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物资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基本需求。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该点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物资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之间的联系,并积极采取优化措施,以此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该点对我国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物资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性
1.1.物资管理
针对物资管理工作而言,其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1]。物资管理不仅能够对企业施工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能显著提高企业物资材料利用效率。若企业所采取的物资管理方式缺少科学性,其不仅施工进度等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企业建设质量也将显著下滑,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物资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此达到提高物资管理科学性以及为后续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的目的。
1.2.经济效益提升
进行加强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探索,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材料成本在企业造价中具有极高的占比率,因此其能够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若企业工作人员未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将导致企业出现成本浪费,而且还会对企业影响力及市场地位产生严重影响,从而阻碍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经济效益提升工作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此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2.企业物资管理
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物资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提升具有直接关系,两者均可对企业物资管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针对企业物资管理质量而言,其不仅是企业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的主要表现,而且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必须以加强企业物资管理质量与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为战略目标,从而达到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目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在对物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细节和全局的把控,提升管理效率以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以保证企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和传统的粗犷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再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后,需要企业放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做好对物资需求、价格、供应等方面的分析,做好对全过程的精细化控制,从而保证对物资的管理效率。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并且物资的精细化管理也能对施工加强控制,保证施工的合理性,从而满足在施工效率上的需求。
2.1.物资质量管理
探究加强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企业物资管理质量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能够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物资是企业提高企业物资管理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对物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此确保物资管理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加强物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可适当参考以下几项措施:首先,企业应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对物资供应商资质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评价。此后,采购部门应对多个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及价格进行系统化分析与对比,以此选择优质厂家进行合作。其次,企业应对物资进货过程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该过程的管理力度[2]。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应明确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对物资进行严格检验,若发现其存在质量问题,必须立即上报领导层,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对物资进行使用时,企业必须选派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督,从而达到物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企业建设质量将得到保障。
2.2.物资管理
思考加强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分承包物资是企业物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在物资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企业必须对分承包物资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可适当参考以下几项措施:首先,企业必须要求相关部门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采取统一化采购及管理方式,避免其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对企业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其次,企业应加强分承包物资管理力度。例如,企业应要求相关人员对分承包商提供的物资进行明确,并重点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最后,工作人员应根据分承包商提供的物资目录对物资发放及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台账进行建立。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对物资进行编号,并标注其来源及领用单位,以此为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基本保障。最后,若发现分承包物资存在质量问题,工作人员应立即上报至领导层,从而为其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企业将实现对分承包物资进行有效控制,并为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3.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企业材料质量及成本均能够对企业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确保企业物资管理质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在保证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材料成本进行严格把控。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对经济效益提升措施进行总结,其具体内容如下:
3.1.控制材料成本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材料成本在企业总投入成本中具有极高的占比率。由此可见,通过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减少企业总投入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3]。因此,企业必须对经济效益提升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此避免企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经济损失。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企业应将材料采购方式作为切入点。针对该点,企业可适当参考以下几项措施:首先,企业可通过招投标方式达到对材料进行选购的目的,并在选购工作开始前,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开展准备工作。其次,在企业正式进行施工前,企业应要求相关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对材料总需求量进行计算。最后,工作人员应根据材料总需求量计算结果,对材料采购申请计划进行提交。在完成该项工作后,工作人员必须对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最后,企业应根据获取的信息内容开展招投标工作。以此为基础,企业材料采购质量将得到保障。
3.2.控制材料消耗
针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而言,其不仅包括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而且还有对材料消耗程度进行控制。以此为基础,企业不仅投入成本将得到控制,而且核心竞争力也将显著提升。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企业应适当参考以下几项措施:首先,企业应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材料采购计划等内容制定相关制度,并根据企业施工方案及实际进度,对物资材料采取分批发放措施。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要求相关人员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并及时制止不合理物资使用行为。此后,企业应对施工技术进行革新,并积极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充分贯彻节省材料的理念,以此实现在保证企业物资管理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物资消耗程度[4]。最后,企业应构建相应的惩处机制,并针对企业物资过度发放或消耗行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从而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对物资消耗形成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水平及质量将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资管理及经济效益提升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两项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安晶.企业管理中经济效益提升探讨[J].纳税,2021,15(02):163-164.
[2]杨远航.关于企业材料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居业,2020,47(09):176+178.
[3]丁信宇.企业施工经济效益提升与管理探究[J].居舍,2019,17(36):19.
[4]王利强.企业施工经济效益提升与管理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