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辉
中机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城市规划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管理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给城市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必须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困境,制订相应的优化调整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措施
1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城乡规划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小城镇规划管理必须有法可循,对具体的事项有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和指导才能使管理合法且合理。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主体,以其他由国家出台的有关法规或者地方制定的规定作为补充,前者作为统一实施的母法对各级别的城乡规划管理均有强制和普遍的效力,其他地方性法规则由不同地方视情况实施。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的法规体系有两点有待改善。
首先是在项目审批的环节中,各个有关部门的分工模糊,责任划分不明确。在各地城乡规划的管理中的具体细节都应该由地方法规进行解释说明,但一些地区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做到很好的细化和补充;同时审批部门对相关的行政规定没有熟悉了解、掌握情况,因而让设计单位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如果出现了需要决策的情况,有关部门无法根据法规作出判断,也只能邀请一些专家进行共同研讨处理,决策缺乏依据,同时有关部门的责任也因为和其他单位共同承担工作而被弱化。
其次是现有的法规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我国各个地区城镇的情况差距很大,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特殊之处,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虽然在整体上对规划管理作出了约束和指导,但如果不考虑各地的特殊性而只依此法,则必定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同时引发了地方管理办法的不完善,进一步导致很多具体事项没有法律依据。除此之外,在较为落后的小城镇地区,很多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规范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设计单位都直接参考大城市案例,忽略了自身的差异,影响了城乡规划管理的可行性。
1.2现有管理系统的效率低下
在现有的体系下,城乡规划管理的效率往往很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规划管理事务的公开程度低。城乡发展的项目应该在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公正合理。但大多数小城镇对规划管理工作的细节并没有充分公开,公民的知情权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现在很多小城镇都只是将粗略规划方案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网页放到其政府网站上,大家很难从中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无法形成实时的监督。管理体系效率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各部门协调难度大。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作出规划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责,而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合作才能顺利落实。除了政府部门,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和城市管理有关的部门都参与到城乡规划的管理,而在项目实施时往往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审批,如果这些部门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则会造成规划管理阻碍重重,严重影响管理效率。
1.3管理的手段落后
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在信息平台上开展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然而在这个趋势下,很多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体系受限于升级成本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系统尚未得到运用。在落后的管理手段下,信息无法及时更新,管理部门的处理能力也相对滞后,进一步影响了城乡规划的管理。
2新时期背景下全面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主要策略
2.1应当全面提高小城镇规划的整体水平
新时期背景下,想要全面提高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小城镇的各项专项规划工作,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理念和精准编制全面开展各项具体工作。
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有效解决总体规划顶层设计不合理、标志性建筑设计把关不严以及小城镇片区控制性详规缺失化等各类棘手问题,切实抓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进而有效推广和运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一张蓝图”小城镇建设模式。与此同时,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当采用“绿色、经济、美观、适用”四大总体建设理念和建筑方针。针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各个细节工作全面加强评估和监管、监督。
2.2全面筹措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脚步
客观而言,在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过程中,规划是前提,而建设是基础。因此,应当全面以各项基础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充分结合“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渐次推进,梯次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总体原则,始终确保先规划,后建设;先修路,后盖房;先地下,后地上的总体规划原则与发展方向,进而能够从本质上全面让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旧貌换新颜”得到彻底的创新化改变。众所周知,资金匮乏无疑是新时期困扰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的一大问题。鉴于此,当前阶段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广度,并且积极鼓励全社会、各大中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出资全面投入到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各项服务性领域建设与相关经营活动,让小城镇建设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保障与经济支持。
2.3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注重长效化管理
随着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如火如荼的全面进行,许多管理问题也逐渐摆在桌面。实事求是地讲,当前阶段,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可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建设工作固然重要,但管理工作必须也要全面跟进,不断提高。鉴于此,当前阶段,必须要全面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数字化、综合化管理水平,力争达到“管理内容全覆盖、管理范围全方位、管理时间全天候”的全新工作高度。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全面提升小城镇形象以及居民公众素质,着力文明素养提高以文明风尚的倡导,进而逐渐创建各类和谐城镇、文明城镇的优质特色品牌。
2.4小城镇应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时期大环境下,小城镇在建设规划管理各项工作中,必须要全面夯实和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创建一个先进化的交互式行政服务信息化大平台。小城镇政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小城镇、大服务”的总体创新化工作方向,并且让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全面提高。此外,还应当在日常管理与监督过程中,能够完美地实现“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和转型,结合小城镇当前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与手段,创建以“执法”和“服务”为主体内容的交互式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并且在日常服务过程中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达到多主体全面参与,还应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化各项技术,让政府工作信息平台能够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优秀的中介服务、信息传递服务以及管理监督各项服务等,为各主体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时“保驾护航”。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在充分结合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加速城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炳锦.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1):23-25.
[2]龙怡帆.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霍春玲,崔景莲.关于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思考[J].黑河科技,2003(2):39.
[4]代志成.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3):47+56.
[5]马春笋.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构思[J].城市问题,2008(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