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认识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3期   作者:徐寅
[导读] 建筑工程的数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地提升而不断增加,对于工程后期的验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徐寅
        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无锡市
        摘要:建筑工程的数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地提升而不断增加,对于工程后期的验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混凝土作为十分关键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也是影响到施工技术有效性和工程建设合理程度的关键性因素,为了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也就需要科学性的使用混凝土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温度裂缝
        混凝土内外温度存在差异性是裂缝问题出现的因素,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材料、温度以及热胀冷缩等,都会对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引起一定变化。混凝土钢筋在使用建设当中,通常其膨胀系数会明显小于钢筋,这是由于不同时间段的温度有所差异,当温差在一定范围内就会导致膨胀现象,混凝土受到扩展,进而引发裂缝。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更为严重的裂缝问题,就需要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使用适当加入缓凝剂,也就在混凝土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大量水化热的出现,也就避免了一部分温度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中也可以加入一部分的钢筋和纤维等,也就从抗变形应力方面加以提升,也就降低了裂缝的可能性。
        1.2沉降裂缝
        建筑物出现沉降的现象属于建筑物结构方面的重要问题,可能的原因就在于土质疏松、土质不均匀,可能对于模板的刚度没有做好全方位的保证,也就导致后续的建筑物施工中出现了沉降裂缝的问题。在冬季土层中出现了冻土,如果在前期冻土中有模板的支撑,后续在冻土融化的过程中模板的不均匀沉降将会成为十分严重的隐患问题,混凝土结构将会出现了裂缝的现象。另外,某些负载的建筑工程中,土质本身的情况十分复杂,也很容易出现地质方面的性质变化问题,地面建筑物会因此出现了塌陷的问题,安全事故也就随之而来。在此情况之下,沉降裂缝的危害大、进深长、贯穿性大,也就使得裂缝更为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现象,甚至出现错位。
        1.3干缩裂缝
        混凝土建筑出现了干缩裂缝的现象,主要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而这种裂缝的出现时在结束保养之后出现的,一般在浇灌结束的一周后出现。出现了裂缝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之后出现了变形的现象,并且在施工中使用了收缩量比较大的水泥。因此,在施工中干缩裂缝的控制过程中需要从水泥的收缩量、粉煤灰水泥的型号、水灰比等多个方便进行有效的控制工作,也就从源头上进行干缩裂缝的产生。并且天气气候十分干燥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应该从外部环境条件方面加以有效的控制工作。
        1.4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裂缝受到了凝固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干燥、大风等天气等都不利于混凝土更好地作用效果的发挥,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之后导致其出现了体系收缩的现象。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在外界环境复杂的天气下依然进行浇筑施工,而在施工之后出现了连续的高温现象,这就使得混凝土凝固的速度比较快,也就使得出现了裂缝,对于整体的施工工作产生了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对此方面进行重新的处理工作,也将施工周期进行调整。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各种天气因素、自然因素等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工作,减少返工的现象。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关键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施工人员需要在现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成本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保证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就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含水量等方面的计算工作。在搅拌前进行配比工作的有效控制,计算好工程用量,既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也保证好经济效益。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不同及配合比设计的差异将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尤其是水灰比控制。由于机制砂中字在石粉,其含量多少将决定自来水的用量。

结合多年积累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工程特点,多次试配后确定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拌合水=412∶1116∶712∶7.4∶157,水灰比为0.38,坍落度为50mm,3d 抗压强度为35.9MPa,28d 为46.2MPa。3d 抗折强度4.78MPa,28d 为6.79MPa,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2拌和技术
        现场进行更好地混凝土配比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现场的混凝土搅拌工作,在此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搅拌工作的时间,按照工作要求保证好搅拌的均匀度。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季的搅拌工作要在3min内完成,其它季节只需要搅拌2min。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技术方面的有效控制工作,也就落实好配比工作的标准,也就从混凝土的各个性能上进行控制,为混凝土施工打下基础。混凝土拌和质量好与坏决定路面浇筑质量,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需要测试人员蹲点在混凝土搅拌站,其要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对原材料的构成情况加以监督,如水泥、碎石、机制砂和外加剂等,使其各方面性能指标符合设计需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定,计量、下料、拌和及搅拌时间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在监理工程师检查和验收后,才允许每一车混凝土出厂,经其签认鉴定单后才能投入施工。
        2.3浇筑技术
        做好混凝土供应计划,每次浇筑需要混凝土的数量不能超过混凝土搅拌站的产量,进行路面混凝土浇筑时要保持连续性,该工程共有6部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其厚度是24cm,该厚度要求在振捣作业半径之内,不用进行分层摊铺,其铺系数为1.2。浇筑过程中,分层浇筑是必须要进行的,需要在第一次浇筑完成之后,然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工作,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也就需要在施工缝方面进行控制。浇筑时从短边开始,也向长边区域过渡,保证有序的浇筑工作,也就进行规范化的浇筑工作,对于质量起到更好地保证工作。
        2.4振捣技术
        混凝土摊铺后,振捣要及时,同时寻找合适的振动棒的捣点,振动棒和钢模间距离是10cm,快捣慢拔还要注意把握振捣时间,不能超过20~25s,振捣时要注意密实性。把振动梁安放在导轨后,设置好各项参数,如振动力、高程和振动频率,开始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速度1.2~1.5m/min移动,振捣时也保持均匀密实。混凝土在进行振捣时,用细石混凝土补平不平整部位,不能用水泥砂浆补平。混凝土振捣后接下来是提浆,利用滚筒进行2~3遍的操作,接下来为扑磨压实,需要进行2~3遍操作,扑磨后,要注意钢模上无水泥浆存在,做到清边整缝。混凝土的顶面高度与钢模顶标高度要相同,一般利用真空吸水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接下来要在其表面上平铺一层过滤布,铺设时要整齐不能有褶皱,为了使过滤布与混凝土更贴紧,搭接宽需要20~30mm。经过真空吸水后需要人工压平混凝土,待其收浆后还要精平。最后完成滚槽作业,缝的宽和深分别是3mm和4mm,滚槽要求一次成型,纹理与横缝设置相同,压纹要整体美观,在布置时要顺直并均匀。
        2.5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浇水养护,应该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养护的相关工作。第一,在路面铺盖上一层毛毡,根据气候变化,进行多次的浇水工作,保持其表面的湿润状态,养护时间需要在两周以上。第二,在进行路面混凝土养护时,在进入路口位置设置警示牌并同时设置路障,路障最好以不易搬动的石制路障,防止行人或车辆进入,这样起到保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而言,施工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和分析工作,从而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工程维护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加强.浅谈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9,(24):75-76.
        [2]徐选,张志洋.刍议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210.
        [3]黄仕明.探讨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9,(36):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