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3期   作者:吴金连
[导读] 在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推动城乡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迎来更高的挑战。
        吴金连
        广西众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在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推动城乡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迎来更高的挑战。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促进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就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关系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发展基础是土地资源,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而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对此,政府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配合,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结合,旨在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规划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可利用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事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并重视土地规划管理,了解其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土地规划管理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使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土地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城镇的发展速度。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土地类型也非常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综合应用和分类管理,使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当前城乡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要结合工业、农业、居住、服务等不同区域的要求,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另一方面,土地规划管理可以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耕地面积逐渐缩减。开展城乡建设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数量不断提升,我国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为了保障长期发展,必须做好土地规划管理,避免将来出现无地可用的状况。
        2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
        实施工作之间的矛盾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紧张。城市当前的建设用地面积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政府不得不开发农耕用地,而这一决策明显背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用地之间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过程产生严重影响。另外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后,许多农村用地处于闲置或荒废状态。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充分利用这些闲置土地,才能提高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但就当前国内各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肆意挤占农业用地面积;二是过度关注农耕用地保护,使得越来越多的农耕用地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局限了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水平。在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分歧,若问题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阻碍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务必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处理好其中的各种矛盾。
        3协调二者关系的对策探究
        3.1规范土地征用过程
        在征地时期,如果征地尾款与土地在实际中的价值不匹配,则不利于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制约了城乡的协调发展。

工作人员在进行损失计算时,不能够只考虑到农民的损失,还需要对间接损失进行深入挖掘。除此之外,在进行土地征用工作时,必须要依据相关的管理条例对土地进行管理,并且还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规律来进行土地征用,尽可能提高土地征用的合理性。有关部门在进行土地征用时,需要积极引导农民构建新型农业格局,并加强对农民的就业指导。另外,有关部门还必须要依照国家标准落实积极补偿工作,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3.2切实注重土地资源协调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在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引起重视的同时对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协调管理。为了达到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工作平衡发展的目的,还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之间的衔接引起重视,提高衔接的合理性,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优势完美体现出来。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土地的资源利用率,还需要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是建立在土地规划管理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进行协调是提高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3.3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不管是城乡规划工作还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都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与治理理念。因地制宜有利于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联系,能够在二者的具体工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在土地征用环节中,涉及土地所有者的利益问题、土地管理所的资金问题等,因此必须制订出一系列合乎规定的、合理的征用管理制度,并根据市场价格调整实际因素,对必须被占用耕地的农民做好正确的转行引导工作以及基础的生活补贴。另外,要从土地的性质、大小以及品质等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与市场价格,提出合理的补偿或收购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不伤害农民的利益,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土地利用率,不让城乡规划的工作受阻。与此同时,城乡规划也必须时刻提高监控意识,即使在农村的建设用地上也必须树立保护耕地的信念,将真正的城乡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4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所谓土地规划,其实就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避免土地闲置或者荒废,以此提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在实际的土地规划工作中,必须针对城市土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借助法律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的规范化程度。此外,不断地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根据城市自身发展要求编制可行性较高的实施计划,真正地将城市规划工作纳入到土地规范管理的范畴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乡建设而言,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具备一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仅提出了必要的规划性指导,而且从有利于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对城乡建设进程进行全面合理的引导,从而真正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确保城乡建设工程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可持续性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在开展城乡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汲取先进成熟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真正发挥出城乡规划的内在价值,立足于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相关规划方案不断进行优化,从而在城乡规划的全面指导下,确保城乡建设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陶健伟.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12).
        [2]容心怡.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
        [3]李长慧.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19.
        [4]程显荣.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