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烁哲
江门市园林机械厂 ,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如今,绿色园林项目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具体要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绿色园林项目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只有在新时代,根据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结合实际需要做好绿色花园工程相应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探究
引言
将植物造景技术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和工作水平。目前,植物造景形式多样,这就要求结合植物和环境的实际特点,选取合适的植物造景方法,促使整个景观变得更加协调均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需结合园林工程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促进园林植物景观能得到长久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水平。
1城市绿化园林工程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我国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随着人口的涌入,大量的生活垃圾,人类产生的污染水和空气,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极其严重的污染,光污染和噪音污染,使人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生活。城市生活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健康和舒适。人们希望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相关环境保护技术,城市的绿化率最大化,减少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控制污染的城市环境,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适合人们的生活。
2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能够设计且修建出与主题相吻合、使人满意的景观,应遵从如下的几点原则:
2.1凸显设计的独异性
创新性在园林设计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吸引客户的能力,建造自身的独特性。
2.2以人为本
城市绿色园林的建设可以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许多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各种压力下。一个美丽的、生态的、绿色的景观设计,会让人亲近自然,身心愉悦,情绪放松。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优先考虑人的主观情感,让人放松,忘却烦恼。如果只是想创造一个广阔多样的景观设计,可能会违背城市园林的初衷。此外,每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都是不同的。为了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当地人会感到更加亲切。因此,景观设计不仅是绿色生态,更是文化。
2.3注意环境和舒适度、创新性之间的结合
景观园林设计是否优良,并非仅仅分析设计内容的本身情况,同时关注于设计和环境二者是否相融,是否可以让民众感到适宜。这些均属于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内容。
2.4因地制宜
中国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经济和自然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使各个城市和区域的情况更加突出,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然而,一些地区为了建设城市景观工程而破坏和破坏现有的自然生态景观。这样一个严重的错误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将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个城市的绿色花园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该地区的文化和个性,呈现出一种色彩和吸引力。
3我国景观园林工程现状
我国景观园林设计还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等。随着我国景观园林工程的深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加多样化,比如,地形、气候、土壤、设计空间、道路等,所以,景观园林建设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管控措施。
我国景观园林建设工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监督管理体制也不完善,使得景观园林建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观赏效果。景观园林建设工程涉及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专业性强,这就要求景观园林在建设时,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施工体系,使工程能够有序施工。园林植物的灌溉、排水、施肥、修剪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人员要对植物属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对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提高景观园林植物成活率。
4城市绿化园林工程规划及施工策略
4.1正确处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关系
协调环境建筑与空间环境保护的关系,营造多层次的城市环境是很重要的。因此,第一,在树木的设计和种植中,必须以现代城市规划、环境知识和环境理论为基础,选择最适合的树种和种植方法;第二,要特别重视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设计,特别是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解决经济、社会和生态出口的关系;第三,要特别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尽量利用原有的景观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4.2场地的处理
在施工之前,须先对场地展开生活与建筑物垃圾以及杂草等多种杂物的清除工作,另外,应尽可能地规避对场地所处的外界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在场地适宜时,展开水循环体系的设置,保障景观园林在进行绿化和施工时所处的场地拥有充足的水源。再者,在设计场地环境时,应尽可能地使得修剪、栽植、灌溉以及养护等环节达到预定的要求,挖掘土壤和运送应采取先挖后填埋的方法,确保植被和草坪等均可以与土地紧密结合。
4.3遵循生物多样性与艺术性结合
在发展真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深化环境与环境的概念,使景观建设更加科学化、艺术化,并以此为最终目标。绿色植物需要装备,包括树木、灌木和草的有效组合。如何扩大城市景观的建设,实现城市景观发展的个性化,应该更多关注生物多样性,植树和地方品种,应作为植物种植的辅助输入,确保开发过程中的科学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效率,重视生物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4.4构建完善的养护管理技术档案
针对园林植物的实际情况,构建健全的养护管理技术档案,在档案中标明园林植物的种类、来源地、习性、名称、编号、栽种日期及科属等内容,并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编制生长日志,详细记录植物的生长态势、日常养护情况等,并制成相应的统计总结报告,以供后期参考。同时,养护管理中也要注意积极收集、整理及总结先进的养护管理经验,制成日常园林养护管理手册,分发下去,以便各养护管理部门人员参考及学习,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效率及质量。
4.5主次分明、稀疏有度
在运用植物造景时一定要主次分明、稀疏有度,尽量不要融入过多的人造元素。整体规划时要基于全局的视角,认真考虑每一处细节,如要尽量使近景和远景达到和谐统一。基于全局视野下,要善于由大到小,再慢慢完善细微之处。从大处确定园林整体基调,从小处增强园林景观的趣味性。在进行植物布局时,要注意与四周的树木协调搭配,完善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园林项目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景观工程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应予以充分重视。在景观工程规划中,既要注重园林的整体艺术效果,又要给周边居民带来美观的享受,还要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城市园林不仅是植物的规划,更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充分吸收。探索新时期绿色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大提高效果。树立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完善建设规划,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张立尚.新时期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探究[J].居业,2019(04):33.
[2]肖新红.分析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0):47-48.
[3]高辉.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J].花卉,2018(24):112-113.
[4]殷正涛.新时期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研究[J].居业,2018(11):34-35.
[5]黄泰山.园林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