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期   作者:丁学亮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车辆也随之增多,从而对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丁学亮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61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车辆也随之增多,从而对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碾压混凝土作为新式道路基层,必定将会广泛应用在道路工程中。然而,“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了能够提升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从配合比、过程控制以及裂缝防治等各个环节出发,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完成标准化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鉴于此,本文就市政道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1、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简介
        1.1、配合比设计
        以砂、石屑以及砂石屑各半,分别将其作为细集料来设计配合比,通过试验验证之后再选择砂石屑各半得配合比,将其作为后续施工配合比。
        1.2、施工准备
        在基层材料质量方面,水泥应该选择初凝时间超过三小时、终凝时间超过六小时的硅酸盐水泥。用在工程施工中的水泥,在施工之前需要全面检查其质量,并且开展相关的试验检验工作,在确保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之后,再检验水泥在凝固时间以及胶结强度[1]。通常情况下,不能选用矿渣水泥。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也不能混合使用。混凝土配比的设计,需要控制抗压强度大于等于25Mpa,抗弯拉强度大于等于3.5Mpa。
        1.3、摊铺及压实
        摊铺作业的开展,应该使用两台摊铺机以梯队摊铺的方法实施该项工作。在完成摊铺作业之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碾压,碾压作业长度需要控制在30~50m。先用钢轮压路机全幅静压一个来回,将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然后,使用钢轮压路机依次小幅度、小频率碾压一遍,大频率、大幅度碾压两遍,整个碾压过程速度不能大于3km/h;最后,需要使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各静压一遍,同时要控制碾压速度在4~6km/h范围内。
        1.4、碾压混凝土养生
        碾压成型后,需要立刻使用土工布覆盖保养七天,七天过后在14天内,需要每天洒水养护超过两次。
        1.5、切缝、清缝、灌缝
        将碾压混凝土压实成型之后,在24~48小时内完成接缝工作,最佳切缝时间的确定以混凝土板不出现毛边为止。同时,还应该控制接缝深度为板厚的4~5cm,切缝宽度为3mm,该项工作结束之后,需要使用高压水以及压缩空气进行清理,确保缝内处于洁净状态,之后即使使用热沥青开展灌缝处理作业[2]。
        1.6、质量检验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落实拌和均匀性、含水率、矿料级配、水泥剂量以及压实强度等各项指标的检验工作,确保其能够满足规范标准要求。同时,为了能够确保表面没有明显的痕迹、表面平整密实、接缝处平整等要求,还应该实施外观鉴定工作。对于已经施工完成的碾压混凝土,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来评定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压实度、抗弯拉强度、纵断高程、厚度、灌缝饱满度以及切缝深度等等。
2、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2.1、抗滑施工技术
        到目前为止,施工公路路面平整度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碾压混凝土施工只能在低速的交通环境下开展。由于受到这一条件的限制,抗滑施工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显得不太突出。然而,为了能够将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用在高等级道路施工中,就必须解决抗滑施工质量问题。

大量实践表明,应该做好路面洒水加速裸露以及硬性开槽的优化设计工作,在此前提下,还应该对比分析不同的施工成本、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的便捷性。除此之外,要及时观测施工过程中抗滑技术的使用效果。总的来说,如果将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用在一级公路或者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就需要通过缓凝裸露以及硬性开槽等方式来提高构造深度,确保路面的抗滑性能满足宏观设计要求[3]。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公路施工材料用到的是粗集料,将不满足抗磨光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处理抗滑表层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如果对公路建设没有等级要求或者其他特殊的要求,可以不进行抗滑处理,在施工作业结束之后使用限速方法来尽可能降低车辆对路面的摩擦。
        2.2、平整度施工技术
        保障路面的平整度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项难点,同时也是影响我国整体高速公路发展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影响碾压混凝土路面平整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大量研究表明,在混凝土基料、混凝土稳定性、混凝土摊铺均匀性以及混凝土稠度配合比的影响下,会降低碾压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对此,相关研究人员为了找到满足公路建设需求的相关指标,对混凝土稠度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实验,具体措施如下:通过改变添加剂以及物料使用量,来改变混凝土的稠度指标。在使用之前,需要借助相关施工设备来确定集料的类型以及稠度配合比[4]。比如,如果在施工中用到的是大型机械设备,就需要控制集料的最大粒径在200毫米左右。而对于含砂量,应该根据40%的配比来调整混凝土的稠度。为了保障混凝土摊铺均匀性,就需要控制摊铺性能和摊铺量,以此来全面保障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此外,整个施工作业的开展,应该选择满足工程项目需求的压路机设备,从而最大限度保障碾压路面施工参数的准确性。
        2.3、接缝施工技术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方法的使用不合理,都有可能引发碾压混凝土接缝问题,由于碾压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施工质量,就需要研究人员有效落实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以及现场试验等工作。在选择施工接缝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参数,结合路面设计指标来选择,这种方法的使用,哦,尽可能减小由于路面温度而引发的温缩应力、翘曲应力、干缩应力以及荷载应力等质量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接缝施工作业的开展,应该控制接缝距离在6~8厘米范围内。此外,应该在不破坏摊铺机械的基础上,分析纵缝拉杆装置,以此来满足接缝施工设备的相应要求。
        2.4、控制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实施质量
        在正式开展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之前,建筑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应该共同参与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确定工作,使其能够满足施工硬件设备要求。同时,在碾压路面之前,还应该对施工设备的状态进行复测,确保施工设备能够正常使用,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减少由于施工设备而引发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在每天开展施工作业之前,都需要做好室内施工材料的含水量检测工作,将材料的含水量扣除之后计算施工配合比。另外,对于施工材料配合比应该附上纸质说明,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开展生产作业,控制施工过程中配合比的参数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于含水量和水泥使用量的控制并不是使用直接称量的方法来实现的,通常使用的是直接检测含水量和水泥用量的方法,并且整个过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监督[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在具体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加大力度研究抗环施工技术、接缝施工技术以及平整度施工技术,从而全面推动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源浩.路面基层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2]任佳鹏.关于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5,41(31):146-147.
[3]崔元龙.谈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5,41(14):132-133.
[4]何玉鑫.碾压混凝土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及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118.
[5]文烨.碾压混凝土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及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09):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