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振军
中机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城乡建设方面从未停止脚步,现如今也对城乡规划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在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需要对城乡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有效应对空间发展问题。在规划城乡空间发展时,应保证让国民生活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在新时期来临的新形势背景之下,针对当下土地整治中的种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切实强化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1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的三次变革
1.1从书本美学的规划逐渐发展成为功能主义城乡规划
新形势之下,城乡规划的第一次变革是从书本美学规划逐渐发展为功能性主义城乡规划。这个阶段,城乡规划自身功能发生了转化。
1.2从功能主义规划逐渐演变成为社会主义导向的城乡规划
我国城乡规划的第二次变革是从功能主义城乡规划演变为社会主义城乡规划。在一转变的主要动因是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更加重视自身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群众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3从社会导向的规划转向生态导向的规划
城乡规划的第三次改革是由社会导向的规划转向生态导向的规划。因为在城乡规划设计当中,人们注意到了空间发展的问题。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产生的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出现,促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更加重视生态系统保护,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解析新时期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新时期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决策存在盲目性
新时期大环境下,我国城乡体系的规划整体水平还是较为落伍和滞后,结果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科学化的协调和合理化的宏观指导。这在客观上必然会导致城镇体系缺乏明显的层次感,区域性基础设施经常出现重复建设状况,并且整体城乡产业布局在经济支持上“捉襟见肘”。上述各类情况为政府决策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鉴于政府总体决策不健全且存在一定盲目性,许多城乡规划经常会照搬大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路子,结果导致了不符合实际的“跟风现象”,逐渐丧失了城乡应有的自身特色。
2.2新时期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储备”不足较为随意
当前阶段,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堪称当地政府意志的一种客观体现,同时在管理策略上具备行政管理的一般特点。然而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相当一分部城乡规划的“储备”不足且存在诸多“随意性”,结果导致整个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经常处在一种“应急化”的不稳定状态。当地政府几乎年年都会出台各种新策略、新方式和新思路,运筹帷幄各种“新招式”,对规划进行随意修改和调整,结果频繁出现“一届领导一张图,一个更比一个高”的不利发展局面。
2.3新时期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执法受到干扰难度较大
针对各种违建现象,不但查处难度大,并且在执法过程中极为容易受到以下四方面的干扰。1.权力干扰。权力的干扰无疑是城乡规划全面实施中的一大掣肘,并且难以避免和协调;2.金钱干扰。当前阶段,许多开发商为了自身能够获得高额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利润,采用“金钱开道”的违规方式,大胆占用各种城乡的公共空间,并且大幅度减少房屋间距,给城乡建设管理带来诸多负面困扰;3.人际关系干扰。由于城乡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在日常规划建设管理执法过程中许多应当拆除的违规建筑在人际关系的周旋下采用缴纳罚款进行敷衍和搪塞,让各项执法工作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窘境;4.领导行为干扰。
新时期大环境下,个别城乡的领导干部经常以支持重点项目或者发展经济为掩护,对各项执法工作进行阻挠和阻止,与开放商“暗度陈仓”,结果导致整个规划管理执法举步维艰,面临多重困难。
3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策略
3.1利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导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先进的规划理念是实现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在充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目标的基础上,及时引进先进的理念,重视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划与实施,为城市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例如,应用区域绿地的新理念,提升城乡环境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性,通过设置区域绿色空间,实现长久的生态保护效果。
3.2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首先,管理人员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摒弃,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数据更新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从而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稳步进行。
3.3加强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
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各种工业废水、废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因而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需要提高各行各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好企业污染监测工作。同时,环境监测执法部门也需要对于污染程度较大的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强化处罚力度,并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停业整顿,要求其缴纳一定的处罚金额,进而使其意识到违法排污的严重性,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在处罚中融入思想教育环节,让其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还需要对违法排污的企业进行后期持续监督,通过建立档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监控意识,让其明确环境保护制度的权威性。在我国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环保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更加需要通过环保工作进行污染管理,以提升工业污染、垃圾处理的实效性。
3.4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我国较为重视城乡规划工作,但制度的完善是较为复杂的环节,因此城乡空间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得到完善,所以政府部门需要相互协调,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保证我国经济在此基础上发展,保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固化思维,对空间发展城乡规划的内容进行科学完善。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也是完善制度体制的重要内容,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城乡土地规划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而降低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生态保护机制中,明确对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以及行为进行条例说明,并做好相关的惩处措施,能够更好地推动土地规划工作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实际上也是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方式,成文的条例对土地规划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使得土地资源能够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发挥出来。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国在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需要对城乡规划方面进行有效规划和设计,以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空间发展的局限不仅会导致人们居住环境缩小,也会导致土地耕种面积减少,土地资源匮乏,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国家对于城乡规划工作要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对于资源要进行集约节约,尽可能规划生活,减少工业垃圾,保证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
[1]柯青.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12.
[2]陕西军.国内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13-14.
[3]刘兴璐.浅谈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63.
[4]沙宝峰.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民营科技,2015(01):99.
[5]黄慧艳.浅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