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海,黎宏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城乡的建设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在大力提倡生态建筑的观念下,城乡建设的规划越来越注重对城乡周围环境的考察,在建设中也不断加强生态建设与城乡建设的融合,这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城乡建设水平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生态管理的正确认识,生态建筑设计在一些乡镇和城市规划上的应用并不全面,也不是特别深入。因此,论文将从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出发,详细地分析现阶段城镇和乡村在规划中对生态建筑设计应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旨在提高城乡规划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生态建筑;城乡规划;运用
引言
目前,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减少建筑行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生态建筑观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态节能意识,不但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生态建筑观的概述
1.1生态建筑观的含义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学作为研究环境与建筑的一门学科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然后通过对系统内的各种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形成一个良好的能源物质循环,这个过程叫做生态建筑学,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循出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原则。生态建筑观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需要对建筑物的选址、空间结构体系等环节要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选择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加强对自然植被的有效利用,从而减少在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给人们带来的舒适度,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首先,在进行进行整体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合理进行规划选址,以坚持整体系统为原则,对结构布局不合理的建筑物进行重新规划和修建;其次,坚持生态建筑发展中的绿色发展,选择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损耗,在建筑设计中要坚持节能的原则,合理地选择各种建筑材料,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然后,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单体平面设计,设计空间结构体系,采用坐北朝南的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改善建筑物内部的采光效果,为室内提供良好的光照,使室内的温度维持在稳定状态,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资源的消耗;最后,也可以在建筑物周围种植绿色植物,增大绿化空间的面积,不但提高了建筑的美观性,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的热量交换,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应用的问题
2.1意识问题
目前,一些区域的城乡规划虽然明确规定要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但由于部分的建筑设计人员对生态设计不够重视,在实践中对生态设计学习力低下,导致设计时不注重考查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更有甚者,一些设计人员因为缺乏生态设计的理念,在城乡规划中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布局和规划,导致生态建筑设计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些意识问题,不仅会阻碍城乡规划的进程,还会大大地降低规划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2.2理论和实际脱节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得以体现和应用,是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表现,是对设计人员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肯定和认可的体现。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不断地结合当地的环境对设计方案进行填充、优化,使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服务城乡规划和城乡发展。但实际的工作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者,因为缺乏生态设计的认识,在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各个因素考察并不全面,甚至只单单依据经验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它的理论和实际并不能相互作用,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产物,必定会存在设计缺陷,也必定会对城乡未来的发展产生危害。
3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应用的改进方法
3.1合理进行规划选址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首先,合理进行规划选址作为关键性的工作,需要严格合理地遵循生态建筑观理念,从而为了实现周边环境和建筑设计相统一。在进行规划选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实际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可以考虑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来,从而对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突出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应用,为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统一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3.2加强建筑的生态化模式理念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环境、自然、居住居民感受,其建筑设计师对于生态化相关概念非常模糊,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加强建筑设计师的生态化模式理念。首先针对建筑设计人员、规划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日常进行相应的生态化理念灌输,让他们清楚建筑物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次,设立专门的生态化研究建筑设计人员,针对当下的建筑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并逐一将生态化模式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进行试验,验证生态化建设的效果带给人们的改变。最后,针对建筑设计与施工人员进行生态化知识的专业培训与考核,要求他们在往后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具备生态化的思考模式,改变传统建筑设计带来的弊端,让建筑设计能够更融于自然环境。
3.3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
生态建筑设计要想在城乡规划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相关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设计人员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生态意识,在设计中才会注重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考察,才能够结合实际的建筑环境进行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是保障城乡建设生态化、环保化的前提。因此,在改进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效果时要着重注意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
3.4设计空间结构体系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对建筑物的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并且需要融入生态建筑观理念,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性。在传统的空间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建筑结构稳定性因素,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需要在设计建筑物空间结构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应用,加强对能源消耗、气候条件等因素重视程度。比如在空间结构体系设计的采光方面,为了减少对电能资源的消耗,可以采用南北朝向的房屋设计结构,这种设计结构能够加强对自然光的利用,具有非常良好的采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会对采光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墙体会遮挡建筑物的光源,因此要加强对采光设计环节的重视。
结语
生态建筑设计是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但在实践中,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要改善这些不足,需要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生态意识,不断学习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从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完善设计方案,更需要在建设中学会合理运用新技术,为建造一个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生态系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小东.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234-235.
[2]侯晓成.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