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杭州萧山永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201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工程对于道路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沥青材料作为一种传统路面施工材料,其在施工期间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即便沥青材料的优势较多,在施工时依然会因为多种因素而降低路面质量,只有克服沥青材料施工时的各种难点,才能够使市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沥青路面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以某公路工程为例,为辅助临时道路,道路宽度设计为12m。道路路拱曲线选择1.5%的直线一面坡;纵坡是0.3%。道路排水选择的是管道排水方案;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现结合此工程实践,总结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1混合料配比
制作沥青路面,要保证作业现场环境的稳定性。施工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公路目标和工期等多重因素的分析,确定沥青路面施工目标,同时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做好混合料搅拌时间的调整。结合温度变化情况,优化混合料的配制工艺。整个技术的应用,质量把控的重点为材料,因此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把关材料选择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确保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对使用的混合料,采取取样分析方法,确定材料当前的性能状态,如果发生异常情况,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1.2材料搅拌、运输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搅拌作业非常重要,搅拌质量将会关系到混合料的最终效果。在搅拌期间,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合料的搅拌情况进行控制,主要控制内容包括混合料的油石比、温度等。当混合料搅拌完成后,为了确保其实际运输效果,需要专门选择大吨位自卸车来开展运输作业,在运输期间还要持续进行匀速搅拌来防止混合料离析。除此之外,在混合料运输期间,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放料顺序,为了在运输期间持续保持混合料质量,还应该做好混合料的保温、防雨工作。
1.3混合料摊铺
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机械设备有效运转。清理下承层,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对于底中面层,运用走线法,组织施工作业。对于表面层的转换,运用平衡梁方法。根据拌合站的产量,来确定行走速度,做好整个摊铺作业环节的控制,保证作业的连续性,不可以随意变换速度。分析气温特点,调整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作业速度,将其控制在110~165℃范围内,作业时做好施工记录。组织开展摊铺作业前,对熨平板进行加热,使其超过65℃,达到摊铺作业条件。双机或者三机递进式,均可以开展可行性分析,对于相邻设备,将间距控制在10~20cm范围内,同时两幅重叠控制为5~10cm。对使用的混合料,开展相应的检查,把关技术应用的质量。开展摊铺作业前,检查使用的机械设备,保证设备性能状态达标。对于摊铺作业的宽度以及高度等参数,需要结合工况的变化,进行参数的调整,保证卸料的精准。卸料机要和摊铺机控制好距离,保持适当的速度前行,避免发生相撞的情况,确保作业的质量。
1.4碾压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碾压环节为质量把控的重点。对于单层厚度,要小于10cm。选择重型压路机,开展道路碾压作业。同时借助双钢轮压路机以及轮胎压路机,组织开展施工作业。整个摊铺作业期间,不可以随意变换作业方向。碾压作业分为以下环节:(1)初压。使用的混合料,要达到高温状态,避免产生裂缝或者其他质量问题。按照碾压作业方向设计,进行碾压操作,做好整个作业环节的质量控制。(2)复压。选择重型轮胎式压路机设备,按照确定的碾压作业系数和速度等参数,开展施工作业,实现对碾压质量的控制。(3)终压。
选择双钢轮压路机作业,组织开展3次或者以上的碾压作业,严格控制作业的速度,确保碾压的效果。
1.5做好接缝的处理
从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角度来说,对于路面接缝的处理,要做好严格的把控。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梯队作业,以热接缝为主。完成摊铺作业后,设置规格在20~30cm范围内的区域不进行碾压,作为高程基准面,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指导。当摊铺作业完成后,组织开展接缝碾压处理。(2)对于半幅施工作业,不可以运用热接缝作业方法,要采取人工切缝方法。作业前,对边缘部分开展清理处理,并且涂抹相应的粘层沥青材料。(3)实施横接缝处理时,要认真做好端部平整度的控制。利用3m直尺,完成路中线的清理,并且在端部相应的位置涂抹沥青材料。整个摊铺作业环节,做好预留高度的控制,结束作业后,利用直尺检查。对于横向接缝,组织开展碾压处理。使用双轮压路机,开展横压作业,整个过程中,压路机设备要处于结束压实处理的混合料层上,并且深入到新铺层的宽度要控制为15cm,做好单次碾压的把控。(4)对于纵向冷接缝的处理,重点把控上下层错开间距,使其超过15cm。若在横向接缝中,那么要达到1m。
2市政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强化路面施工监管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应有的施工标准,施工、建设单位应该专门构建施工质量监管部门,以此来落实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期间,通过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管,能够令路面施工的总体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在每个施工环节中划分好所有人的责任与分工,能够令整个沥青路面施工开展得更加顺畅。而且不同于施工人员,由于监管人员整体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通过构建监管部门,能够完成对所有监管人员的统一调度,提升监管质量。
2.2完善质量检查制度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应该加强对路面质量的检查,避免路面竣工后留有质量问题。在质量检查制度中,可以将检查工作划分为自检、互检、巡回检查、最终检查四种,其中前三种检查的目的就是为最终检查服务,如果最终检查时发现问题,则要对开展前三种检查的人群适当进行惩处,以此来保证检查效果。除此之外,在检查过程中应该提前明确路面质量标准,防止在路面质量检查期间出现路面质量问题。
2.3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路面施工作业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该选择厂家、规格、批次相同的施工材料,以免在施工期间出现材料性能不一致的情况。沥青材料在接收之前,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抽样分析,确保所有材料的性能指标都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其入场之前,还应该对材料性能进行二次检查,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在沥青施工期间,混合料质量控制会涉及以下两点。第一,材料温度控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混合料温度进行掌控,确保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因为混合料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对沥青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第二,配合料配比。每种沥青材料的适用范围都各不相同,在与其他材料混合之后能够发挥出性能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要对混合料的配比工作进行控制,否则在施工完成后将会导致沥青路面质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非常关键。作为市政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时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沥青路面经济性。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到沥青路面施工的优势所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敬明.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名城绘,2020(3):0505-0505.
[2]陶宏伟.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20,No.230(11):114-115.
[3]吴崑宇.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20,No.292(12):115-116.
[4]王艺哲.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大众,2020(1):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