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海绵城市应用的主要原则,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的主要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当前城市建设中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和给排水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引言:
鉴于我国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的现状,虽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洪灾仍是城市面临的难题。在暴雨天气下,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部分城市将出现洪灾。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人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重城市市政工程建设,深入研究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洪灾问题。根据现阶段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很多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不完善,在暴雨天气下无法排水,造成道路内涝,造成城市内涝,影响人民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然而,海绵城市的概念激发了城市给排水的灵感,海绵城市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利用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内涝现象。如果城市排水系统更加完善,雨水能渗入地面,补充地下水资源,雨水就能得到有效利用。
1海绵城市理念的主要原则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城市给排水设计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给排水设计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道路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城市供水系统稳定性不足,供水效率难以满足实际要求。这也要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断加强对城市体系的吸收。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为城市给排水建设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在给排水系统建设中,要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城市给排水系统持续完善提供重要保障,使我国城市建设能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
从目前的角度看,城市建设的诸多环节与海绵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密切相关,每个环节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运作的关系。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严格遵循低影响原则。在实际创造过程中,既不应影响固有的基础设施,又要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完善城市环境体系,减少设备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全面优化相应的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其出发点是改善和优化人民生活环境,解决城市水资源配置能力不足问题,确保全市各类资源合理利用,并将可持续机制注入中国社会发展。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严格遵循经济环保原则,开展设计活动,认真贯彻海绵城市有关给排水系统建设理念,防止与其他设备设施发生冲突,并做好基础设施分类工作,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市政给排水设计之中存在的问题
2.1给排水方案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给排水方案设计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只有设计方案中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要点才能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施工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然而,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设计师仍然注重设计速度。总体方案缺乏应有的预见性,缺乏足够的规范和细节。设计方案中甚至存在许多违反规范的内容,导致施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发展。它不仅浪费了城市的公共资源,而且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些隐患。
2.2供水压力问题
在开展市政给排水设计活动时,会对供水压力进行深入计算,如果相应的数据参数与实际压力存在一定差距,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如果计算值超过实际值,将使整个管道压力增大,给排水系统的管道破裂和泄漏将严重阻碍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果计算出的压力低于实际值,整个系统的提升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会对高层建筑的居民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难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合理性,严重阻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另外,水压计算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径。建筑企业需要重复生产和制造,导致建筑成本不断提高,水资源浪费严重,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建筑材料质量差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甚至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如果给排水设计中没有规定材料的质量参数,建筑材料的质量将与实际需求严重不符。此外,一些施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急于只选择一些价格低、质量不足的材料。这些材料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需要反复返工,不符合我国当前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对策
3.1人行道、车行道给排水设计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中,人行道和行车道的路面施工主要采用防渗材料,这也导致路面稳定性难以有效提高。如果路面出现破损或麻面,会导致路面出现积水的情况,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会减小,另一方面也会对地下水的补给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产生一定的热岛效应。在人行道和行车道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采用透水材料提高路面稳定性,使地面径流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一定的地下水回流现象,从而有效控制道路区域的积水问题。在海城概念下,人行道和行车道的施工应采用不透水材料,路面上层的施工应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该施工策略可以提高路面施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防止地基受水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路面吸水率和透水效率。
3.2路基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系统设计前,应对道路路基进行合理设计,并根据路基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可行的排水方案,并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保证市政给排水系统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对于渗透性不足的道路路基,应能进行合理的处理,以保证其排水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在道路路基排水设计中,还应做好稳定性设计,考虑各种路基施工工艺,确保路基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实际需要。
3.3绿化带
在市政道路系统中,绿化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有效缓解驾驶过程中的视觉疲劳,还能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彰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雨水蓄存的基础上,道路往往采用绿化带分隔设计,比较特殊,可以突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优势,保持地面部分积水,保证路缘石有一定的开口。为了保证绿化带内不会出现过多积水,在设计过程中会增加相应的渗水机制,保证绿化带内的植物不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死亡。要充分利用绿化带中的植物,合理优化水流方向,使其能有效灌溉绿化植物,使绿化带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型的针对雨水洪涝灾害的管理概念,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能够良好的适应雨水等天气,通过完整的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将城市的雨水等资源充分利用,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海绵城市理念在下雨时,能够进行吸水渗水,然后将水资源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利用,这样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同时,雨水资源还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为了确保城市给排水体系能够正常运作,更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能够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对雨水渗漏问题和蓄积情况加以合理分析,做好给排水的规划工作,确保海绵城市理念的价值和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城市建设注入良性发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杜翔.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2342.
[2]唐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