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期   作者:李彬桂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李彬桂
        广西国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水利工程极大的缓解了目前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水资源不平衡可以借助水利工程进行调水工作。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水利工程也可以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但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较多,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所以需要对水利施工中的难点与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策略
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难点
1.1 风险无法预测
        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涉及诸多的施工环节,所以在每个环节的施工中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施工环节中存在的各项因素进行判断和预测,避免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将影响施工的因素降到最低,确保施工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性,在施工时会突然发生,难以在施工前预测并且避免。例如,施工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等都是施工中的突发性事故。
1.2 废渣场地的选择
        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如果废渣随意的堆放会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废渣流入河内,会堵塞河道,降低了河道的过滤能力,在洪峰期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废渣沉积在河床内会造成河床抬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废渣场地的选择也是工程施工的难点问题,因为水利的施工地点大多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区或者水域宽广的地区,地形复杂的山区没有足够宽阔的场地供大量的废渣倾倒,水域宽广的位置如果遇到暴雨天气废渣会流入河道,造成河道淤泥堆积。而且在此过程中废渣倾倒场地审批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水利施工的质量。
1.3 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的区域大多在地形崎岖的山区,地势落差较大,在施工中大型的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许多设备无法运送到指定地点,影响了施工效率。水利工程的跨度广泛,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不同、地形条件复杂,在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为施工增加了难度。在施工期间会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施工的情况,恶劣天气持续的时间较长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进度,因为许多施工环节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极端天气时不能进行施工。如果施工中遇到雨季,河道的水位上涨为施工增加了难度,还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极端天气会增加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保护的难度,材料可能出现受潮等问题影响了施工效率。
1.4 人为因素导致的难点
        水利施工中人为导致的施工难点主要是人力资源的分配问题,在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了工程返工,监督人员没有及时跟进施工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方案与设计方案不相符的情况,但施工人员并没有与设计人员保持有效的沟通,导致实际的施工没有达到工程施工的既定目标,施工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
2 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的要点
2.1 预应力锚固
        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通过预应力的锚杆或者高强钢丝对岩土进行稳固的施工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了:减少岩土的开挖量,避免大量的废渣倾倒。使用锚杆与强钢丝巩固了松软的岩土,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预应力锚固技术为进洞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水坝工作时对混凝土堤坝和坝基进行加固,填补混凝土因养护不到位存在的裂缝。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施工中:首先,造孔施工,造孔完成后测量孔洞的深度和倾斜度,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在施工中需要注意钻孔的直径范围在110mm-150mm之间,保障施工的精确性。其次,加工锚杆的锚头,并且固定锚头。再次,对锚头进行张拉与锁定工作。最后进行封孔灌浆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的估算预应力的损失,并且反复张拉实验,不断的调整预应力,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反复的检查,待砂浆完全凝固后再进行封锚作业。混凝土在凝固后要达到表面平整光滑,检查混凝土是否存在裂缝、膨胀以及蜂窝麻面的问题。封锚后的混凝土表面与梁端面的错位需要小于2mm,确保施工的精确性。
2.2 坝体填筑技术
        坝体填筑技术是水利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坝体填筑主要是指对坝面进行流水作业。坝体填筑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基本作业,主要的内容有材料的运输和装卸,平料摊铺、压实以及质量检查等内容。另一方面是辅助作业,主要有坝面洒水、清扫工作、接合面的处理、边坡修整等工作内容。因为坝体填筑技术是坝面的流水作业,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地进行勘察工作,了解施工地的地质特征、地形条件、土质结构以及水文特征等内容,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中需要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等,并且在施工方法内标注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其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结合坝体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内的规范和标准,监督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存在矛盾时,要根据现场的状况调整施工方案,保障工程质量。最后,在压实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划分施工的方向和施工的长度,在满足施工设备工作的同时也要符合坝面的面积,压实机的宽度要小于坝面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宽度在15m左右,长度在40m-100m的范围内。
2.3 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在坝体施工后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场地的干净整洁,没有堆积的淤泥和废渣。可以使用推土机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能压实路面。其次,挖掘路槽。挖掘路槽的工序复杂,在挖掘的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中设计的方案进行,保障路基施工符合工程需求。最后,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影响了路基施工的精确程度。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数据内容,找准放线的位置,与此同时回填路面,提高施工效率。
2.4 围堰技术
        围堰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指在水利建设时为建设永久性的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维护结构。围堰技术可以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水和土壤进入到施工现场,方便围堰内的基坑开挖、建筑物的修建工作,在建筑修建完毕后会拆除,并不会影响建筑后续的使用。围堰技术在结构上施工简单,方便维修,并且撤除方便,主要布置在水流平顺的位置。不同材料的围堰被应用在不同的施工位置,土石围堰主要是由土石填筑构成的,主要设置在河流的上下游。土石围堰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围堰两种形式,不过水围堰应用的范围较广,过水围堰是指在河流的汛期允许其过水,所以在汛期要做好围堰接头和基础保护工作。
结 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尤为重要,对资源的调整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复杂,地势陡峭、地形崎岖、地势结构复杂,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废渣场地的选择,施工的不规范等都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难点。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预应力锚固技术稳固岩体,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坝体填筑工作,并且在实际施工中要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进行。在施工时注意围堰技术的使用,在使用前计算围堰的长、宽、高等,发挥围堰技术的作用,确保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水利施工安全问题及对策[J].冉娜.农村科学实验.2017(10)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法[J].张鹏举,韩笑.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
[3]水利工程施工的提质增效措施[J].韩飞.住宅与房地产.2019(36)
[4]水利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J].邢小牛.江西建材.201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