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期   作者:杜建
[导读] 桩基础在应用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
        杜建
        山东海盛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桩基础在应用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在桩基础结构施工环节,需要重视技术的应用适用性,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桩基类型,在不影响项目工期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安全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项目;城市建设;桩基础处理技术
1地基与桩基础概述
        地基与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地基是指在工程项目底部的支撑,其作用是为工程提供足够的荷载,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及稳定性。任何建筑都离不开稳固的基础,如果建筑基础存在质量问题,就会使工程项目产生极大隐患,所以在项目的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基础的形变和沉降问题,保证建筑基础的重要作用得以实现。桩基础是应用较广泛的基础结构,近年来桩基础得到建筑业界的普遍认可。
2地基处理技术
2.1强夯技术
        高层建筑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建筑形式,要求地基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强夯技术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应用频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强夯技术适用于承载力较差、土质松散的土壤结构,比如砂石、沙土、黏性土等,夯实的次数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的建设需求确定,正常情况下,强夯技术的夯实次数在两到三次,黏土结构的土壤环境需要适当地增加夯实次数,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2.2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主要应用于软土层施工。软土层含水量较大,土壤结构承载力差,无法为建筑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如果预先未对这样的基础进行有效处理,便在其上施工,很容易使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沉降或倾倒的情况。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可以缓慢地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降低土壤的孔隙比,合理地应用此项技术,可以使土壤结构更加紧密,应力显著提升,强度也会随之增大,达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标准。目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排水固结技术应用得比较广泛,经过多年发展,排水固结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基础稳固性,建筑项目竣工交付后,很少出现基础沉降问题,说明应用此技术处理的基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3水泥土搅拌桩技术
        这项技术也常用于软土基础的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将水泥与地基深处的软土层混合,利用水泥的固化作用,实现软土基础的加固,有效地提升基础稳固性,在这项技术的作用下,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可得到显著提升。水泥土搅拌桩技术适用于各类软土基础,包括松散沙土和地下水饱和土等,合理使用此技术能达到有效提高土壤承载力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重要作用,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以及土壤环境,合理地确定加固深度,与此同时,水泥的选择也非常关键,水泥的强度等级必须达标,具体使用量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要求确定。
3桩基础处理技术
3.1人工挖孔桩技术
        这项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先使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挖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对桩孔进行扩充,人工实现成孔,安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形成基础桩。为了在应用过程中有效地提升施工安全性,需要根据开挖深度的增加,不断对桩孔进行支护,避免出现坍塌事故。需注意在成孔后,要及时清理孔底,去除各种杂物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以达到避免影响桩基质量的目的。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较多优势,技术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投入低,成孔过程多由人工操作,所以施工噪声较小,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同时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实际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较长,在成孔施工过程中,环境危险性较大,现场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技术人员需做好周密的安全防护工作。


3.2钻孔灌注桩技术
        与人工挖孔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机械化特点。这项技术的操作过程是利用桩机进行钻孔,在桩孔达到规定深度后,安装钢筋笼,再利用机械设备灌注混凝土,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广泛,现已成为桩基础结构的主流施工模式。在建筑施工水平不断发展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工艺技术日渐成熟,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较多优势。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成桩承载力较大,因为机械设备利用的原因,所以危险性较低,同时施工效率较高。钻孔深度可达百米,在流程化的技术应用要求下,钻孔灌装桩技术的使用成本明显降低,可以实现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性的目的。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共同施工,包括螺旋钻、震动钻等。
3.3预制桩技术
        与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技术相比,预制桩技术的机械化程度最高。预制桩是在工厂利用各种材料,实现桩的截面,桩长等一次性成型,将制成成型的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方桩等运输至施工现场,利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或压入土中。因为预制桩采用工业化生产制作,质量容易保证,承载力高,耐久性好,使用操作简便,所以在工程中应用较广泛。
4建筑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效果提升策略
4.1加强原材料的检测
        桩基础的施工,需要使用大量材料,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所以,要实现基础工程的高质量,就必须提高对原材料的检测力度,避免因材料的原因,发生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桩基础施工中使用的各类原材料,都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专业检测,尤其是水泥和钢筋,必须要有专业的检测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发现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返厂处理,坚决不能在施工中使用。如果在桩基础施工中使用了劣质材料,会严重地削弱桩基础使用功能,并容易引发各类工程问题,甚至严重的工程事故,所以,进行地基处理以及桩基础施工时,必须强化原材料的质量管控意识,避免发生基础结构的质量问题。
4.2加强人员管理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存在多种基础处理工艺以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所有工艺技术都必须依靠技术人员完成,人的因素是地基处理和桩基础施工的根本性影响因素,人对基础结构施工产生的影响具有直接性的特点。为了使基础施工符合项目要求,充分发挥基础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施工中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项目实现既定方案的目标竣工交付。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细化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规范基础施工的技术操作,保证技术人员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各类工程项目相继出现,有效地填补了城市空缺,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对于各类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基础都是最关键的结构,基础结构施工涉及到建筑工程内容以及桩基础处理技术,为了保证基础结构的质量,就必须严格地落实各项技术内容,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果,使项目的基础施工达到技术标准要求,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实现城市的不断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浅见,希望能对相关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羊丽晓.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地产,2019(21).
[2]赵友禄.临江陡峭地形下桥梁施工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3]李波,雷斌.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硬岩“水磨钻断面取芯+静爆破岩”联合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17).
[4]廖扬威.GPSRTK技术在桩基础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及其精度检验研究[J].低碳世界,2019,9(8).
[5]杜海龙,贺茉莉,罗小斌,宾斌,赵铁军.岩溶地区某广场钻孔灌注桩基础补强加固设计与新技术[J].中国岩溶,2019,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