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泽宾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发展公司 230601
摘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加速各个领域的生产建设,保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还需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树立城市美好形象。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重要责任,但许多城市并不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改善策略
1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对于美化城市有着积极意义,能够有效维持城市内的生态平衡,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其在人们工作、休息、娱乐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城市园林绿化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首先,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植物分泌的粘液,吸附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其次,城市园林绿化能够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和视觉污染。植物能够起到防风防尘的作用,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可以降低噪音污染,也可以给行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最后,城市园林绿化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城市中的树木、草地等绿化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城市中的扬尘现象。
1.2 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建筑造型通畅显得单调,缺乏自然气息,通过种类丰富的园林植物,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美观度,使城市变得丰富多彩、富有生机。通过园林绿化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空间,还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认同感。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园林绿化保护的意识不强
现阶段,我国在环境上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发达地区,其经济快速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协同跟进,导致环境问题较突出。由于城市用地规划不太科学、合理,很多绿化用地也被发展成了旅游业,导致城市绿化面积非常小,引发了温室效应,让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还有很多居民缺乏绿化意识,任意地踩踏草坪,对绿化区域造成一定的伤害,也影响了相关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发展和进行。
2.2绿化管理工作不到位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的工程,需要运用大量的植物。园林绿化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延长城市园林的生命周期,避免进行二次绿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往往会雇佣一些临时工,大多是年纪较大的劳动力,绿化管理质量不高,不利于维持城市园林绿化的生命周期。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这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2.3绿化养护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足
在当前阶段,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仍旧应用传统的浇水、修剪和垃圾清扫等,但是这种方式的技术含量十分低下,并且也不能匹配当前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部分园区由于缺乏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也会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并不能真正针对不同植被进行有效养护,进而使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失去原本的意义。
同时,很多养护公司自身在人员招聘上并没有选择相应专业的年轻人员,而是选择一些年龄较大且劳动价格低廉的退休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将其投入岗位,这也会使其自身业务素质较低,从而无法确保养护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采取的措施
3.1加强管理绿化植物工作力度
在落实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城市的发展规划与工作标准,在遵守国家绿化制度的基础上,努力使每一个发展目标都能够实现。除此之外,在园林绿化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对自己的工作目标都了如指掌,使管理工作达到规范与标准所要求的程度,不仅要定期有规律地修剪植物,使植物达到一定的美观性,对于那些树龄较大、生长周期较长的植物,也需要更加严格地选择科学的养护,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其生长状况。倘若发现植物生长中出现问题,要结合实际的修改养护方案,及时解决问题,使植物绿化和养护管理工作更加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养护管理时,都要遵循科学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措施,从整体的角度统筹出发,在具体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关注细节,由整体到具体,由上至下地保障园林绿化工作的最终效果。
3.2完善管理制度
在很多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得不到完善,无法很好地落实。为了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绿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持续不断地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形成严格规范的具有科学性和远瞻性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对每个步骤、每个流程、每个程序都要进行改革创新。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要明确每个部门、每道程序的分工和协作,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3.3对苗木进行合理灌溉
一般情况下,浇水量的判断方法是根据植物叶片的渗透压,如果在浇灌时,植物叶片的吸水能力非常强,那么就说明植物的水分有缺失,对于这一类的苗木应该进行喷水浇灌。此外,由于进行绿化的苗木种类较多,工作人员要掌握所有绿化苗木的情况和特性,然后分类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比如,对于阔叶种类的树木、灌木及小苗等绿植,就要优先进行灌溉;而对于一些比较耐旱的苗木,比如针叶类的树木,就可以选择少灌溉。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季节,浇水的次数和量也都不一样,比较突出的是夏天,由于夏天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所以,树木所需的水分也就比较多,那么工作人员就要相应地对这些苗木进行多次灌溉。但要规避一点,即夏天不能在中午浇水,否则容易导致苗木发生病变。
浇水除了需要注意上述内容外,还要注意在浇灌过程中不能一次性浇得过多,最好的浇灌方法是适量灌溉,尽量做到每次少浇水,但浇水的次数要勤。这样既可以保证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又可以防止苗木沤水烂根。工作人员除了要根据不同苗木的情况进行浇水外,还要判断绿化的土壤情况和所属城市的气候状况。一般情况下,乔木需要连续浇灌3~5年,灌木则至少需要浇灌5年。但如果遇到比较干旱的地区或绿化的土质比较差等情况,工作人员就要适当延长浇灌的年限。
3.4落实业务培训工作
对于人员招聘而言,不仅应优先聘请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而且要保证在其应聘之后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养护管理技术,并通过实践满足园林建设的需要。同时,园林工作也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其业务进行讲解,并针对不同植被的特性进行全面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从而真正满足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园林项目自身也要培养业务骨干,并与其他园林项目开展业务交流工作,这样才能通过各园林项目自身的交流、探讨满足绿化建设工作的创新与融合,以此保证在技术上满足养护管理工作的应用需求。
结论
园林绿化工程不是单一的,而是指园林植物的种植、移栽及后期的养护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于植被生长影响较大的环节是园林绿化的养护,园林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负责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园林的生长情况和植被覆盖率情况,对园林进行及时的灌溉、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保障对园林绿化开展专业化的护理工作,才可以切实提高园林绿化的养护和施工水平。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的设计水平和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我国的园林工程逐渐地走向了科学化和技术化,让园林施工和护理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文茜,张悦,唐世斌,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绿色科技,2020(3).
[2]苏智辉.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