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东
身份证号码:13052719920905****
摘要: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园林布置的实际情况和植物的生活习性合理配置,尽可能将植物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完全发挥出来。文中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
1导言
随着我国建设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绿化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显著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植物是园林规划的重点工作内容,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是园林绿化整体美观性以及功能性发挥的决定性因素。植物配置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之前,要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种植、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依照植物配置原则开展相关的工作,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及效果。
2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2.1创新性不强
园林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程的建设包含多专业领域的知识,需要根据园林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多专业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和工程素养。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大力加强园林建设,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很多专业性不强的人员进入到了园林设计领域。由于对园林设计缺乏专业认知和理解,因此设计出来的园林作品大多是对现有作品的模仿,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园林工程,导致景观的创新性不强。同时植物的配置也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园林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
2.2缺乏科学性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需要满足人文性和生态性的需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园林设计和建设。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都欠缺考虑,导致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全面性不足,难以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使得园林内植物不适应城市环境气候而大量死亡。同时园林景观与城市的整体人文氛围不相符,这不仅无法发挥园林工程的人文效益和生态效益,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3.1遵循自然规律
按照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文条件配置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植物的花叶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花叶能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遵循自然规律能确保园林绿化的有效性。
3.2各类植物间的高效结合
在配置花木过程中,可以选择颜色鲜艳、饱和度相对较高的植物,例如红色的枫叶和黄色的银杏。将颜色鲜艳的植物和普通树木花叶植物相互融合配置,可以提高整体的层次感和观赏性。
3.3植物与风景园林整体的协调性
由于不同植物的形态不同,在实际配置园林植物过程中必须重视植物的整体协调性,降低配置过程中的参差不齐感,使整体的园林景观符合人们的常规审美。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颜色和大小不同的植物来体现明显的差异,也可以用大规模单一颜色的植物来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3.4植物与园林施工关系的全面分析
作为系统化和整体性较强的工程,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需要发挥小型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的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合理应用不同物种的植物特征,避免不同物种之间的资源竞争,尽可能做到平衡,确保整体生态的稳定和谐。
4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4.1结合季节性变化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园林植物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针对不停的季节应该做好不同观赏植物的配置,确保每个季节的园林都具备观赏性。在进行植物搭配的过程中,植物的观赏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枝叶、花、果实以及颜色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采用单独颜色的植物也可以是多种颜色进行搭配,通过对比的方式对主要景观进行突出的设计形式,使园林的观赏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效果。而在此基础上,不同季节的园林景观由于不同季节其生长特点的不同,可以通过园林植物的搭配对该季节的特性进行凸显。而由于不同植物的观赏部分的维持时间会存在差异性,尤其是植物的花期,部分植物的花期可以维持一两个月,部分只能维持几天,这就需要配置人员要在前期对该地区的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以及生长特性进行全面的调查与了解,通过对园林植物生长特性的合理搭配来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使园林建造能够在不同季节上体现出观赏的特性。
4.2根据园林建设的场地合理地选择园林植物
园林在绿化建设时,其所设计的绿化场地包含了对公共场所的绿化、居民居住场地的绿化、道路两边的绿化等,而由于绿化场地的不同其绿化所需要达到的作用需求也不同。在地道路两旁进行园林绿化时,其需要满足的功能需求主要是对空气的净化以及美化街道的作用。而地居民区的住宅用地进行绿化主要的目的但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其自然环境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需求,对其整体的美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其绿化的区域也包含了部分居民的活动区域,因此在进行居民住宅区绿化时还应该与其活动区域的设计进行融合,设计人员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而在公共场低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了公园的绿化、植物园以及动物园的建设、陵园以及花园等多种不同的公共场所,而在对相关场所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场所的功能性特征,例如在进行花园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尽量选用赏花植物进行配置,且需要通过合理的配置使不同时间段都有植物开化,满足花园的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其观赏性。
4.3植物配置时注意搭配的色彩以及层次性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花卉对丰富园林绿化的观赏性,而由于不同植物之间花卉的色彩多种多样,在配置人员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敌对观赏花卉花期及生长条件的控制,还应该明确园林植物建设的色彩基调,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颜色花卉的选择,确保园林绿化的整体性。此外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存在差异,其在空间上的结构及生长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结合植物的特性,注重对园林绿化层次性的控制,营造出一个具备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绿化,因此,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可以将草本植物、灌木以及乔木等多种不同生长空间需求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布置,提高其园林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4.4本土植物优先,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园林绿化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为了使配置的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提高园林绿化种植的成活率,需要在配置前期做好对绿化地区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前期调查工作,综合性地进行植物的配置选择。而本土的植物在该层面上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优势,因此配置人员在进行绿化植物选择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本土的植物,且该种植物的配置方式能够显著地降低外来植物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够有效地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5结束语
总之,在布置园林过程中,应该做到远近分明、高低相间,从而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还应该因地制宜配置当地的特色植物,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国内外优秀园林的绿化设置方案,有效促进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辛玉.园林植物配置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58.
[2]黄月英.园林植物应用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7):139.
[3]杨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