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坚 2陈结平
1.34112519950321****; 2.34082619940920****,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的力度也在随之提升,而且也对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当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和设计时,通过对岩土的勘察和采用地基技术,可以收集到准确的信息数据,并且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使后续的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但是,现阶段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改进方法,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1 阐述工程岩石勘察操作的重要性
工程开展岩石勘察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类不同质量和要求的岩石层地下结构,为了更好开展地下勘察工作,需要将对应勘察水平加强,并对这方面的内容提高重视。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地面结构图和地形坐标等相关参数开展操作,对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状况进行合理解析和考察,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开展更系统性的总结,对其提出重要处理对策和方法,然后对岩土结构层类型有关内容进行解析过程中,根据现代化岩土成分分析技术开展更科学的探究和考察,对每个地区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此同时,还要对地下水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和总结,了解其分布途径,根据土层渗透功能等参数全面识别附近地质水文条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还要结合地基挖掘深度,挖掘期间进行前进行岩土数据的有效确定,将有关数据内容作为工程施工前提条件,运用承载力计算软件对地基数据进行计算和解决,这样可以更好为后面工程项目的开展和建设提供有利基础条件。
2 解析岩土勘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内岩土勘察工作过程中,其建设期间依然伴随很多问题。很多工程队对岩土勘察工作没有提高重视,除了因为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外,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对质量的标准也提出很高要求,并对其提高重视,但对类似岩土考察等前期准备操作缺少足够重视度,很多企业为了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降低,减少勘察工作的实际环节,导致岩土勘察工作的数据不够真实,这样除了会对岩土工作的开展成效造成不利影响以外,也会对后面工程施工埋下严重安全问题。其次,国内行业中出现很多越级承接工程施工任务的情况,当今市场当中对岩土勘察工作的管理缺少规范性、合理性的管理把控。有关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监管意识存在管控力度不够的问题。在当今市场中相应的建设企业并没有形成很好的竞争制度,造成一些勘察企业会出现越级建设的问题。这样除了会使有关岩石勘察数据缺少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外,同样会加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问题,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因素,除此之外,越级建设操作还会造成岩土勘察操作质量出现很大不足和问题,特别是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当中,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地基事故发生。另外,有关建设企业对岩土勘察工作不够重视,跟相应的设计单位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加大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危险性,最后就会使相应的设计方案形同摆设,导致安全隐患。
3 探究工程地基处理有关技术
3.1 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因为工程项目建设量非常大,造价高,是工程项目很少运用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方法施工效果非常好,为很多关键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重要助力和帮助。这种方法的主要施工原理则是运用承载力和稳定性对土体进行改善,代替在建设范围内有关参数不符合标准的土体。然而,受到换土数量的局限,很多工程因为前期岩土勘察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导致后期换土数量越来越多,加大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所以这种技术的使用需要相应工程的技术人员科学选择对应替换材料,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基础下,避免对附近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和损坏。其次,对回填材料而言,需要开展更科学的把控,特别是要有效避免有机杂质对建设操作的具体影响,保证其腐烂之后对基础不会带来任何负面情况,对其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3.2 强夯法
强夯技术则是使用现代化的专业设备,比如强夯机,将一些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时,运用自由落体的重力效果提升地面土地的夯实情况。这种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法,除了具备成本低、施工流程简单、建设强度低等重要优点,对附近环境的影响受到一定限制,能够把各项软土层进行夯实操作。在此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夯实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夯实后的建设成效进行核对,特别是夯实位置要得到充分检验。一定要保证整个夯实情况满足后期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达到相应建设条件,对每项夯实位置检验数据进行登记和解析,将其作为后面工程项目质量把控的重要凭证。针对夯击点之间的距离,确认之后要根据土层厚度以及具体情况等有关参数进行确定,如果数据参数跟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就要不断加大航机数量和缩小夯距之间的间距,将土层到夯实作用提高。
3.3 水泥搅拌法
目前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中的特殊处理方法是水泥搅拌,这种方法则是运用软土层含水量非常大的特点,根据水泥和软土开展搅拌,等水资源充分凝结之后,水泥和土层就会融合,从而形成混合基础,就可以将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在我国南方地区,很多工程项目都会运用水泥搅拌法将软土层的技术指标提高,运用水泥和土层的搅拌作用,这两者之间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化学反应,达到土层固定和完善。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搅拌法相应水泥投入数量不能比加固土体搅拌量大,并且还要保证水泥和土质充分结合,因为软土层的表面很大,根据其粘度特点会将其硬化速度降低。相比来说,水泥硬化反应具有一定复杂性,其实际建设期间需要等水泥得到充分硬化,为后面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有效安全保障,有效将地基处理的价值和使用效果提高。
3.4 桩基础法
工程项目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桩基础法,是目前建设期间经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并且这种方法本身就是将基桩和桩顶承台共同建设成结构,运用砖基础承载特征能够将桩体所承受的力度有效传送到坚硬的地下层,这样就可以达到桩基础实际要求和使用标准,达到基础对承载力稳定性等有关内容标准跟其他建设技术对比,桩基础除了承降量非常小以外,并且还将其下沉速度慢,承载力比较明显等很多优点。使其一下成为目前地基施工建设的首选,结合动荷载以及垂直荷载等有关内容,可以把桩基础分为摩擦桩以及端承桩,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要求开展科学设计结合,可以达到对土层问题的改善。另外,这种方法虽然对软土层有非常显著的技术优势,但对其很深或者岩层比较浅的工程适应程度却很低,特别是在北方粘土层贴近地表的地方,能够直接运用一般施工技术进行对应的地基工程,而软土层非常深的建设区域相应的桩基础建设设备,没有办法达到深度比较大的桩基础建设。
4 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是提高工程安全性和科学性的有效保障措施,也是近年来中国工程领域迫切需要关注和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从根本上避免相应的土方施工,确保工程的有序施工。
参考文献:
[1]康果,朱斌,刘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9(23):259,261.
[2]魏辉,宗钟凌,严福生,等.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9,40
(12):152.
[3]张勇,纪成亮,于生飞.伞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装置在某场地勘察中的应用[J].山西,2019,45(22):67-68.
[4]王靖.运城某高层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方案分析[J].华北自然资源,2019(06):53-54.
[5]沈源.设计管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工业 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