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周晓军 卞修冉
[导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为业主提供了更为高效与舒适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周晓军   卞修冉
        金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为业主提供了更为高效与舒适的人性化建筑环境。然而,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与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涉及到计算机学、声光学、电子学等学科领域,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求。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解决项目建设期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本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模式进行探讨,藉此推动项目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概述
        1、项目集成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在部分智能建筑工程中,企业仍旧实施传统管理模式,面临着项目各方协调不到位、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组织计划不合理等管理问题,受限于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管理效率的问题,既无法提前预防和有效处理各类突发问题,同时,也无法全面掌握各项管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项目管理资源未得到高效利用。
        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的推广实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了以上管理问题,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效率、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从多项管理要素的协调控制方面来看,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对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决策者与管理人员从各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与方案中进行权衡取舍,从而达到预期目标,起到单个元素相加1+1>2的效果。简单来讲,则是从全局统筹角度来制定决策计划与开展具体管理工作,而不是从单一角度出发,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各方面要素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2、项目集成管理的可行性
        近年来,项目集成管理模式在智能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陆续推出多种全新的管理方法手段,且理论基础得到完善补充,有效解决了模式早期推广实施期间的各项问题,大幅提高了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的应用可行性。同时,项目集成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通用的目标管理模式,在不同类型建筑工程中,项目目标体系中的进度、环境、质量、技术等要素都有着相互依存和项目影响的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统一整体,适用于不同工程。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体系的设计
        1、设计思路
        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将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扩展至项目管理领域,由建设方、施工方等会项目参与各方共同组成管理联合实体,也可将这一联合实体视作为一种项目管理联合交叉组织结构,在结构中实现对全部工作模块以及异构数据的统一化处理目标,将其转换为特定标准的同构数据。随后,凭借模式网络标准化的性能优势,提供协调管理与决策诊断等服务。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开发项目集成管理体系时,需要将管理体系分为过程集成、目标集成和信息集成三部分,加强子系统之间的沟通联系,最大程度减小系统分散性。
        2、过程集成系统
        在项目集成管理体系中,过程集成系统负责将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所产生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与分析,将各类数据以时间先后为依据进行排列,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认知项目过程与活动情况,掌握不同管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目标集成系统
        目标集成系统是将环境行为、措施控制和信息系统作为辅助控制要素,将项目建设运营目标作为内核的一种管理系统,结合项目情况构建目标管理的有机集成模型,将目标管理要素具体到项目实施阶段,在各项施工、管理与运营活动的同时,兼顾进度、安全、环保、成本、质量五个目标。

具体来讲,则是通过构建有机集成模型,使得管理人员直观了解项目管理体系中各项目标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为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4、信息集成系统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与运营期间,对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构建,既可以做到对各类建筑信息的全面收集与集中处理,做到对建筑实时状况的有效掌握,实现对建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部门间与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
        此外,为充分发挥系统优势,需要在所设计信息集成系统中开发信息数字化处理、程序格式变换、信息电算化传输等功能。以程序格式变换功能为例,系统基于程序运行准则,对所收集信息数据的格式进行扫描分析,对信息进行程序性处理和变换,以此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实施
        1、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集成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为,做好项目设计规划、项目审核、可行性评估论证、项目投资额预测、风险识别与预防等前期工作,在后续工程施工与运营阶段,预防和减少突发状况的出现。以项目可行性预测论证为例,从施工技术、造价成本、建筑功能、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工期等多个方面着手,对方案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判断预期建设情况是否满足技术先进性和实际需求的双重要求条件,基于分析结果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来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进度监控与质量控制力度。
        2、设计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管理人员将业主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为主要依据,协同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项目进行系统化设计,将设备调研、图纸会审、建筑选址、设计联络、设备招投标等方面纳入管理范围,核心目标在于对项目设计过程的全方面、立体化管理,最大程度减小各方面因素对项目设计质量与方案可行性造成的影响。
        3、计划阶段
        在项目计划阶段,首先,管理人员负责对项目各项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各项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寻找平衡点,在其基础上编制项目组织计划与管理方案,为后续施工与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参照。其次,由项目负责人对所制定多套管理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进行权衡考量,重点考虑项目组织管理方针和约束条件。最后,将各项管理方案与组织计划进行整合处理,将其综合形成为项目集成管理计划。
        4、施工阶段
        在项目施工阶段,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将设计图纸与所制定项目计划为依据,统筹开展设备单体调试、材料检测与现场存储、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系统试运行等管理工作,有效协调前后工序环节,确保项目施工方案得到贯彻执行。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在项目施工阶段,集成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既可以协调开展各项施工与管理活动,预防和减少突发状况的出现,在客观层面上提高了项目造价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与进度管理水平,同时,根据项目中各项目标要素之间的管理,针对性采取纠正措施,使得项目预计绩效与计划重新恢复一致,完成了必需的反馈环路。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工程,对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保持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协调关系,做到对项目总目标与分目标之间复杂关联的正确认知,将其组成协调统一的项目整体,实现对项目建设成本、人力资源、时间、工程质量等管理因素的系统化整合与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潘迎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
        [2]吴金晶.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1).
        [3]刘荣真.基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