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交通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刘春森
[导读]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刘春森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67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在许多城市之中,都开始应用智能交通,以此能够有效解决拥堵的问题。为了能将其作用全部展现出来,相关人员就要做好研究工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智能交通的价值和优势,并对于具体应用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智能交通;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实际应用
        引言:现如今我国整体经济有了较大提升,人均汽车占用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数量更是惊人。因此,每当进入早高峰阶段,拥堵问题就会变得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地区就开始尝试应用智能交通。相比于传统机械化指挥系统,其更为智能,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一、智能交通的价值
        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指对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利用,将数据传输、智能控制以及云计算全面整合,以此打造的交通管理系统。由于其覆盖范围非常大,而且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高效性特点,能对各类信息资料展开有效收集,逐步完成整理工作,为人们有效提供信息化服务。诸如,当前阶段哪个地区出现了拥堵的情况,问题是否严重,哪里正在进行施工,哪里发生了事故等。因此,这一交通系统将是未来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1]。
        二、智能交通的优势
        (一)提高运输效率
        通过应用智能交通,能够对当前道路展开智能化管理。相比于早期应用的信号灯,整体表现更具人性化特色。具体来说,主要能够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当前行驶的车辆提供精准信息,让其明白前方的路况,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道路选择,以防拥堵问题进一步加重。
        其二,在交通岗区域里面,通常拥堵发生的概率最高,早期主要依靠信号灯进行管理,各个路口红绿灯的时间十分固定,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因此,有时少部分道路没有任何一辆车,仍然会有较长的通行时间,此时只能派遣交警进行指挥。如此不但会使得人力成本投入有所增加,而且通行效率也会有所降低。而在应用了智能交通之后,就能结合现有的情况,对车辆路口展开有效调节,以此缩减通行时间,提升运输的整体效率,降低交通负荷。
        (二)缩减管理成本
        通过应用智能交通,可以针对车辆的运行速度、超载状况、形式规范进行统计,依靠监控和抓拍的方式,获取信息资料,并传递给交通部门,以此降低交警出勤的频率,缩减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时信息传递具有瞬时性特点,因此能够为问题处理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以此提升执法的力度。同时,对于广大驾驶员也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让其明白自己的所有道路行为都处在监督的情况下,从而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不要做出违规行为。如此一来,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进而提升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水平。
        三、智能交通的具体应用
        早在2010年前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应用智能化交通技术,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在我们国家,该技术还属于一类新技术,并未做到全面普及,只有在一些大型城市中得到了应用。正是这一因素,智能交通仍然有其技术难题存在,影响了使用效果。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系统和道路使用者彼此之间的交互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水平等。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化明显,因此智能交通全面覆盖的目标在当前仍然不太现实。但是,可以在一些重要的道路桥梁工程中对其展开应用,以此解决眼前的部分问题[2]。


        (一)电子警察
        电子警察是当前应用率最高的一类智能化设备,主要功能便是对一些交通方面的违法乱纪行为予以记录,包括闯红灯、超速形式、越线停车等。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可以将其设置在桥身上面,以此对来往的车辆展开实时监控,但凡发现有车辆作出了违规行为,摄像机就会立刻抓拍,并将信息资料存入的网络数据库里面,并上传互联网。诸如,某个司机在经过某个区域时,没有控制自己的速度,超出了规定要求,电子警察就会对其超速瞬间予以记录,为之后查处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除此之外,电子警察还能为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提供有力证据,通过对各个地区的犯罪情况展开记录,还原事发的全部现场,进而使得破案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超载检测
        所谓超载检测系统,主要指的是依靠动态称重感应器的方式,对所有经过该区域的车辆展开检测,获取其速度以及质量的信息。之后再和规定的数值展开对比,了解车辆的核定载重量、速度是否超出范围,判断其是否超载。若发现有违规车辆存在,就会立刻将其信息全部上传。在智能交通系统里面,超载检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整个检测工作效率特别高,仅仅数秒就能完成,同时具备存储、报警以及上传的基本功能,可以有效阻止违规行为产生。如果一些车辆企图逃避检查,该系统就能对其展开抓拍,记录其车牌号信息,传递给当地的交管部门,通知交警立刻对其进行拦截。如此一来,道路的安全性就能得到保证,进而将事故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3]。
        (三)桥梁信息管理
        对道路桥梁工程来说,本身和信息收集以及分析工作有着诸多联系,特别是在对新建的桥梁进行拟定的过程中,只有针对车流量部分展开全面分析,才能保证整个桥梁工程变得更为合理。通过应用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类不同的信息内容展开收集,从中提炼最为重要的桥梁信息,打造相应的数据库以及服务平。由此看出,在应用此类系统之后,就能使得数据记录工作变得更为客观,以此提高桥梁管理的实际效果,保证设施管理足够正确,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水平。如此一来,不仅会使得交通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和高效,同时也为桥梁使用的相关规划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内容,进而使得桥梁管理的整体效果大幅度提升。
        (四)事故报警
        在现有的交通系统里面,通过设置事故报警系统,可以在事故产生之后,立刻进行自动报警,并对场地中的各类信息内容进行有效记录,拍摄照片。从某种角度来说,其也属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应急调度系统,对现有的各类资源能够展开合理分配,从而变得更为安全、及时以及可靠,进而保证事故处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五)紧急救援
        一般来说,紧急救援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和事故报警系统较为相似,二者都能算作是调度系统的一种。现阶段由于我国道路桥梁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设计模式也变得十分复杂,因此安装救援系统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毕竟每一年之中,都会出现大量交通事故。而且由于处在桥梁区域,不仅会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有所加重,而且周边的车辆没有其他路线能够选择,从而出现了大面积拥堵的情况。此时就能够利用紧急救援能系统,对救援车辆以及急救车辆展开调度,明确具体救援位置,促使其快速赶往事发地点,为人员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将事故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通常而言,紧急救援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电话通信、网络通信以及交通网络,三个系统相互合作,彼此展开信息传递,使得道路的安全水准有了显著提高[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里面,就可以对其有效应用。如此一来,人们的通行效率就会有所提高,使得自身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随之上升,进而推动各个行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建红.浅析智能交通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000(006):114-115.
[2]张飞.浅析智能交通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167.
[3]范瑶,娜仁高娃,徐朝.浅析智能交通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000(022):257.
[4]李春晖.浅析智能交通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19):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