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立定跳远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2月   作者:翁荣华
[导读] 为了进一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提高教学认识,不断加强专业能力,保证体育立定跳远教学质量。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为相关的教师更要在此研究过程,不断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全面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翁荣华

摘要:为了进一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提高教学认识,不断加强专业能力,保证体育立定跳远教学质量。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为相关的教师更要在此研究过程,不断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全面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思考
        立定跳远的课程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能够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腰腹肌的力量以及他们下肢的力量,增加学生的全身协调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现如今小学体育立定跳远的教学实践出发,深入研究了小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便进一步帮助小学体育教师展开教学,提升小学生立定跳远的水平,进而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创新立定跳远的教学模式
        课程不断深化改革,各项内容的教学模式也都相应的发生了改变,而对立定跳远的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步伐。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努力提升立定跳远课堂的教学质量,并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教学。例如说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或者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的情境教学模式等。通过这些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自己新的教学理念传授给学生,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去,参与到课堂中去。例如在对立定跳远基础动作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与学习,并最后进行比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察到伙伴动作的优缺点,互相学习,互相改正,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通过学习比赛的过程还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立定跳远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勤加练习
        训练本身就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过程,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和训练方式,学生很容易倦怠。如在开始学习跳远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室内给学生放有关跳远的视频,让学生对跳远有预先的了解,观看视频中人物的跳远方法,掌握一些跳远的技巧。在教学的时候,每节课可以只练习一个内容,把“立定跳远”的内容分步骤进行练习,这样的话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新的学习内容,就不会感到无聊了。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练习的方法,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在练习预摆的时候,教师可以喊出节奏,“我们今天来练习预摆,同学们看我手臂是怎么摆动的,跟我一起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熟练了之后,教师一边喊口令,一边观察学生的预摆动作,看哪些学生动作不规范,并进行引导。在练习起跳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绕著操场进行“青蛙跳”,教师吹一声口哨,同学们就跳一下。腾空是学生能否跳远的关键,很多学生不知道在空中如何收腹将自己缩成一个球,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从跳沙坑开始练习,让学生助跑后跳沙坑,感受一下在空中收腹的感觉。俗话说“勤能补拙”,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只要多加练习,也能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三、优化立定跳远的教学评价
        小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较小,其内心都希望得到表扬,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教学评价,它会在课堂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非常重视的,一句批评,一句鼓励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而对小学生来说,肯定的话语则会使其更积极努力地去学习。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時,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其立定跳远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发挥及表现,提升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对立定跳远这项体育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例如在实际课堂中,如果有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训练不是很积极,教师就应该先了解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不要与其他学生比较,讓学生突破自我,当其取得进步后就再次进行鼓励,让其放下心理包袱,从而使学生对立定跳远充满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充满学习动力,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一)引入情境教学模式
        学生的兴趣提高是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为此,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入情境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保证学生提升体育学习水平。具体实践过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这点非常重要。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定跳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很少利用到多媒体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其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将本堂课重点讲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可以直观的对技术动作有所了解,使其在学习时动作能够更加标准,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五、进行课堂测验,设置奖励机制
        定期对学生测验可以掌握学生的跳远能力有没有提高,如果没有提高的话就要进行反思,看看是不是练习方法不正确,如有错误早日进行改正。要想让课堂测验轻松地进行就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设置奖励机制。在学生练习“立定跳远”的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开展随堂小测验,旨为检验这段时间的练习成果。教师让全班学生站在同一条线上,然后喊开始,学生就可以开始跳远,对跳最远的前三名学生进行奖励,这是最直接的检测方式。当然,还可以优化测验方案,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进行跳远接力,用时最少的那个组获得胜利,还会收到老师的“小奖励”。通过在测验过程中设置奖励机制可以让学生产生学好跳远的动力,还会让他们在以后课堂练习、课堂检测的过程中更加用心。随着课堂检测的进行,我们可以看出哪些是跳远比较好的学生,哪些是跳远较差的学生,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向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并多加练习。
        六、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实现对游戏活动的改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雷.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思考[J].田径,2018(12):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