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2月   作者:张建生 张小红
[导读] 以培养新型工科人才为目标,按照金课课程建设标准,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课程建设的策略。以新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拓展等方面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江西新余工程学院  张建生 张小红  338000

摘要: 以培养新型工科人才为目标,按照金课课程建设标准,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课程建设的策略。以新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拓展等方面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工科; C 语言; 混合式教学;
        一、引言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到来,未来社会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型工程人才。2016年以来,教育部大力倡导工程新学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提出了新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国内本科院校正积极行动,一系列新兴的工程专业逐渐发展起来,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块链与虚拟现实等相关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核心要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就是在国家已经建立的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重组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它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先进思维的综合培养。讲座内容贴近时代前沿,有一定难度。并不是说学生一步一步地听课就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教学方法是先进的、创新的,教师在备课和设计上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学生可以方便地从网上开放课程平台上获取相应的课程教学视频及相关资源,也可以随时随地与知名高校的学生一起上课,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然而,学生在使用网络公开课进行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及时解决,在实践训练中也存在着不足和不足。课堂教学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与网络课程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空间和场景中。他们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技能。教学计划。如何将线上线下课程有机结合,给教师带来挑战。因此,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建设是培养新型工科人才的关键。C语言程序设计是许多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C语言的语法规则,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具备计算思维和问题分析的能力;通过实验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累积编程。通过该课程的综合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并能够解决一些更复杂的编程主题,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编程基础。因此,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新工程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建设。
        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在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中,而且在程序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贯穿学生四年制本科学习。目前工科专业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这门课程。它是学生在对专业认识模糊的前提下接触到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虽然应用案例丰富,但教材中的实例选取相对陈旧,内容抽象、环环相扣,教师很少延伸教学过程,也很少结合生活实例更新教学内容。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打鸭式”教学,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降低甚至丧失,这将直接导致本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也会影响到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对这门课程的研究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缺乏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也会导致学生能够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却不能自己编写程序,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不符合新工程的培养理念。



        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一)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
        雨课堂教室是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联合推出的智能混合教学工具。可在电脑或手机上下载,然后通过PPT或手机即时沟通,课前准备课件或视频可在课堂上发布。上课、弹屏或投稿,课后安排练习、试卷等,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全覆盖。Rain课堂可以将传统课堂与现代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启发、监控和管理的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吸引学生走进课堂。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发放红包的方式,对在课堂上答对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结合生活实际更新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案例陈旧的问题,结合现实生活,选择直观易懂或应用广泛的案例,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采用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前沿和相关科学问题。课后可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拓宽课堂知识的外延,培养学生的编程素养和计算思维。例如,在讲解环路结构时,结合大多数工科专业开设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教学中采用延时程序、流光灯程序等,并以数码管转弯显示程序为例,了解该回路的逻辑运算和逻辑结构。结构。以后,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发更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将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由浅入深,使原本抽象难懂的计算方法变得简单易懂,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指导,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课外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课堂实验一般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写好作文,而课堂上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调试和解决错误的时间,以防止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代码输入上。课堂实验环节的评价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确定的。课外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学校开放实验室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教师课题等方式开展,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创造发明。积极参与。新模式的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程学习的广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语
        本文以培养新型工科人才为目标,按照金课课程建设标准,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课程建设的策略。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环节的拓展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详细探讨,以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型金课课程的建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将不断改进、创新和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其红,杨慧,马建山,等.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68-71.
[2]张慧毅,徐荣贞,孙杰,等.基于MOOC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35-37.
[3]张策,徐晓飞,张龙,等.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8(5):37-4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JG-19-28-4) 与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Y1911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建生,1973年出生,江西峡江人,计算机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