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2月   作者:龚朝云
[导读] 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地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思辨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贵州省兴仁市第九中学 龚朝云   562306

摘要: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地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思辨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数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如购物、投资、养殖等都会用到数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增加学生的数学阅读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未养成。数学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目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阅读并不感兴趣,只有在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况下才会被动地进行数学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影响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次,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抓不住关键词。数学阅读与一般的文本阅读不同,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未得到充分的培养,很多学生容易出现抓不住数学文本中的关键词的问题,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分解和判断,进而影响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最后,学生无法将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联系起来。数学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数学文化基础,能够快速地提取出文本中的数学知识点,并对其进行整理,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意识。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阅读,然后罗列出其中的知识点,胡乱地将其中涉及的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而这样的阅读对学生的帮助并不明显。
        二、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
        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地开展数学阅读,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数学知识,从而在良好阅读意识的形成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这一节内容时,上课前,笔者让科代表带领全班学生朗读课本和导学案上提供的有理数的文化背景,了解有理数的产生、有理数如何进行分类等基本知识。教师让学生利用简短的时间对这些素材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阅读意识。
        又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了表达不规范的问题。因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下整理笔记的任务,要求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点都记录在笔记上,还要对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改编,补充出更多的题目,从而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并且思考正确的解决方法,这就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反思习惯。



        (二)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数学阅读方向,让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经历“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平方根”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的数学阅读更加顺利,笔者让学生使用三种方式来表达平方根。以“9的平方根”这一问题为例,教师可以用“9的平方根是多少”来进行提问,也可以使用“±9=?”来提问,还可以使用“x2=9,那么x=?”来提问。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虽然形式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并且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还注重让学生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问题转化,鼓励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学习数学语言。
        又如,在教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整理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尝试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以“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为核心词,之后再以“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为第二层的关键词,然后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扩展延伸,直到将涉及的理论知识都整理出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学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为学生提供可靠的数学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体验。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当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优化教学流程,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课堂教学环节有效结合,从而提升数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教学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内容时,笔者设置了五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获取知识。第一,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分月饼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欲望,根据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引出分式的概念。第二,笔者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知识背景,并且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互动,相互讨论问题。第三,笔者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质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尽量指出学生在概念上存在的缺失,并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答案,真正地厘清分数和分式之间的关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第四,笔者让学生解决教材上的问题,并且给学生提出了一些变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笔者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通过设计和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阅读中,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与创造。
        结语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能让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对数学问题的阅读探究中,培养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杰.培养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李娌.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3]柳强国.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