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甲乳血管外科 薛颖 223001
摘要:在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体医融合政策的提出和施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医生对体育运动方面的了解不多,体育教练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也不足,体医融合政策的施行能够弥补懂医学和体育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医学院校的体医融合教育占比并不大,为此我们应适当增加体医融合教育的占比,不断优化教育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体医融合;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教育
1引言
把体育和医疗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提升,但是体医融合教育模式的落实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让人们借助科学的运动提升自身的身体素养水平,借助体育运动达到一定的医疗效果。通过相关调查不难看出,针对一些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来说,通过适当的运动能有效缓解病症,优化患者的身体综合素质,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体医融合方面的人才并不多,尽管部分体育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体育康复专业,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专业运动员,对全民健康的推广作用不大;部分体育指导人员对基本医学知识的了解较少,对体医融合教育的认可不足。医学院校有责任深入了解体医融合,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既懂体育又通医学的复合型人才,为体医融合的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2体医结合型复合人才严重短缺及优化方案
通过网络调查不难看出,我国一些高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但是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人数较少,且毕业生的数量更少,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的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能够根据具体病人的病情开设运动处方。(1)增加开设体育康复专业院校。虽然我国开设体育康复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仍严重缺失,无法满足需要。通过增加开设运动康复专业医学院校的数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此方面人才。因此,建议符合体育康复办学的高校或职业院校可适时增开体育康复专业。(2)扩大招生。面对当前社会对体育康复人才日渐增长的需求,各高校扩大相关专业招生人数是很有必要的举措。现阶段,虽然人们对运动保健的认识有所提高,但还未从根本上理解和接纳。所以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加强对体育康复专业的宣传,可以通过丰富学校网站进行宣传,以及向当地高中投放更多关于运动康复专业的信息,让更多的高中学生了解运动康复专业,报考运动康复专业。
3借助高等医学院校的力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
体医结合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我国医学院校需要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为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做出改变和贡献。部分医学院校已经成立了运动与健康研究所、运动医学实验室、人体运动技能测评中心等。联合培养复合型“医体”专业人才,通过体育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的交叉学习,促使学生掌握体育医学基本原理,科学地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针对性的锻炼。
(1)不断推广体医融合理念。到目前为止,体医融合理念并没有得到人们的了解和认可,通过运动达到治疗的理念尽管比较先进,但是人们了解的并不多。学校可经常邀请相关专业教授进校演讲,使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注意到体医融合并且意识到体医融合的重要性,了解更多与体医融合相关的知识。医学院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下发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和创建体医融合平台的各种新闻信息,还可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新闻视频,使老师和同学们都能最快地了解到体医融合的最新资讯。适宜的时机,学校应号召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体育馆、健身房、康复中心等实地学习,了解其与医学的交叉点,从心底里认可体医融合引导同学们继续探究。
(2)专业教育逐渐朝着开创新型复合型的方向发展。体医融合理念的出现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复合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例如:体育康复学、运动预防学等。即使一些高校已经开设运动康复学,但体育类院校侧重体育,医学类院校侧重医学,面对社会对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日渐增长的需求,医学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开设新兴学科,增加对体育康复专业和运动预防学等的投入,使医学生更懂体育运动,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复合型人才。
(3)优化课程体系。体育和医学的有效结合就是指体育康复学和运动预防学的结合,学生需要学好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和预防医学知识,此外,还要学会把体育运动融合起来,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了解体育运动的相关方法手段,在此基础上还需熟练掌握体质监测、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体育医疗技法等。然而当今医学院校除了日常体育课之外几乎与体育没有联系,因此医学院校针对复合专业要相应开设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与健康、康复治疗学、慢性病预防学、运动与预防等课程。此外,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走进体育院校或健身房向体育专家及健身教练请教相关体育知识,实地观察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提升师资力量。通过相关调查不难看出,大多数医学院校内部只有体育教师了解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其他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感知和实践训练比较欠缺,而学生学生遇到问题时更多地会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去考虑。所以医学院校应聘请更多的体育专业教授来改善这一现状,同时合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积极的学术交流,使授课教师拥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取体医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保证教学切实有效。体育医学需要更多的实践设备。如果学生在校单纯地学习医学和体育学,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或基础技能层面,体医依旧没有融合。学校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完善建设,为实验课的开设提供保障。
4结论
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高等医学院校需要为此努力,通过开设体医融合科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促进体医融合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宇宏, 李承伟 . “体医融合” 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J]. 体育学刊, 2017 (5): 76 - 79.
[2]孙通, 罗敦雄, 陈洁星, 等 . “体医融合” 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 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 (2): 55 - 58.
[3]曾钦梅, 张维, 李婷, 等 . 体医融合研究现状分析及思考[J]. 医学信息, 2019, 3 (5):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