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人才队伍是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企业要想稳定有序的发展,必须基于时代发展趋势,完善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培育专业管理人才。为了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政工人才队伍。然而随着企业的运营模式的不断转变,企业利益分配、职工价值理念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给企业政工工作带来挑战。基于此,笔者针对加强政工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四力”展开研究,利于提高企业的政工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企业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四力”
在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就提出过要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以及笔力“四力”入手,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从而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求实创新、本领高强、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一思想理念的提出,为接下来的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为我国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经营环境。不过结合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政治思想建设。如果企业一旦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或者不够重视,那么就无法形成企业核心文化,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力,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值得注意的是加强政工人才队伍建设,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在很久之前就明确了政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注重政工建设,但是却流于表面形式,导致政治工作缺乏专业化、高素质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政工干部缺乏“四力”精神理念。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政工人才队伍建设展开调查,基于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以此提高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
一、当前企业人才队伍构成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来看,国有企业政工人才队伍匮乏、学历偏低或者不对口等现象严重,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企业人才队伍文化水平构成情况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政工干部团队有着更高的需求,在实际发展中企业政工干部唯有掌握全新的知识,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企业全面发展。然而结合企业人才队伍文化水平构成来看,大多数人才都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比较大,本科以及研究生学历的占据比较少一些,且普遍存在学历不对口现象。导致企业政工队伍业务素质较低,部分企业对于政工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缺少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企业人才队伍个人及整体工作能力分析
结合目前国有企业政工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来看,相对比较差。部分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看作为“大而空”的事情,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思政工干部自身对岗位不认可,甚至大部分年轻人员并不乐意从事思政工作,甚至将思政工作看作是“打杂”的工种。
(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构成
综合目前来看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构成年龄比较大,这个问题有待解决。政工工作主要是通过交流的形式,需要选择整体素质过硬以及具备奉献意识的人员展开工作。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人将这份工作看作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导致部分企业将竞聘不上、资历较老的同志安排到政工岗位。
二、导致上述情况出现或产生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保守、安于现状
由于大多人的思想观念保守,觉得政工工作是一种比较务虚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有一些人员思想过于安于现状,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就可以。这些想当然的思想,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政工队伍建设,导致一部分人看不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工工作的价值。
(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由于企业教育培训方式不够,导致“传帮带”作用不够。同时有些企业对政工人员关心和激励不够,甚至没有构建一套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甚至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
尤其是在评先评优、晋升等这些个人待遇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平等对待,激励机制没有横向到边,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员工学习以及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三)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较年轻一代存在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政工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能干,还要求会干、巧干以及能胜任本职工作,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理念精神,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新需求。然而结合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人员结构、开办经费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导致工作时还延续过去的模式,停留在开座谈会、主题教育学习等单一模式,然而这种工作方式对掌握现代信息渠道的年轻人来说效果并不好。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企业思政工作单一,缺乏吸引力,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如何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培养,增强政工干部脚力、脑力、眼力、笔力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宣传思想人员需不断了解新领域、把握新理论以及拓宽新视野等重要理念,提高自身的本领能力,强化调研工作,逐渐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始立于学,行做于精(会“学”)
脚力主要是指迈开双脚、展开实地调研,掌握实际情况的能力。企业在发展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与完善,而这一过程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就需要政工干部展开调研,把握实际情况,有效的化解各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眼力主要是指发现、观察以及辨别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政工干部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重视社会热点话题、企业难点以及职业焦点等,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全方位接受信息,增强认识能力,在细小环节上发现问题。
脑力主要是指要具有思考能力,站在独特的视角,形成独立的观点。在企业发展中学习是政工干部的立身根本,也是提高素质和脑力的重要途径。注重学习国家政策、相关法律,还需要逐步优化知识,多动脑,才能拓展思考的广度与深度。
笔力主要是指运用手中的笔归纳观点、驾驭文字以及表达思想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政治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是每一位政治干部必备的本领。
唯有把握这“四力”,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形成思维定势,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政治思想,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会“用”)
开展政治工作需要要求政工干部具备较高的素质、专业技术能力,能够了解民生、懂得基层的人才,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脚行万里眼自开,思如大江碧如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脑力,也需要一定的笔力。而提高笔力最好的途径就是多看经典书目,多读经典文章。同时经常阅读军事、政治相关的书目,广泛增强自己的政治知识、军事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人文知识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政工干部在发展中也需要增强自己的思想政治宣传实践工作,比如投身实际工作之间、员工之中等,这都是比较好的实践方式。唯有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增强本身的能力素质,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三)真抓实干,推陈出新(创“新”)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从细节入手不可以葫芦细节现象。看待问题时从局部入手,从小见大,结合全局发展的利益,做到明察秋毫,找出问题深入分析,做到明辨是非。同时在发展中还要注重创新发展,没有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中注重透过现象本质看待一些政治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对策,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新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
结论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就要求企业有新的改变,而伴随着企业变革的日益深化,企业政工人才队伍这一群体的发展也就关系着整体的发展,也就需要有更高的需求。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培养政工干部良好的脚力、眼力、脑力以及笔力。而这一思想的提出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要想提高政工工作效率,需要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政工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从多方面培养政工干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