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悬挑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杨润清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4月   作者:杨润清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运行进程逐渐加快,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规模等都呈现出了增长状态,房屋建筑在满足日常生活以及商务需求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极高的发展需求,并且土地资源越来越缺乏,人地矛盾增加,高层建筑成为了一项主要发展趋势。

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杨润清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运行进程逐渐加快,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规模等都呈现出了增长状态,房屋建筑在满足日常生活以及商务需求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极高的发展需求,并且土地资源越来越缺乏,人地矛盾增加,高层建筑成为了一项主要发展趋势。和以往传统类型建筑相互比较可以看出,其结构极为复杂化,施工技术难度高,当引进了高支模施工技术以后,将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确保工程质量。不过从目前现状来看,还包含了许多的技术要点以及标准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建筑悬挑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层建筑;悬挑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良好发展,诸多高层建筑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这些建筑由超高混凝土框架梁组合形成,支撑体系则是由超高结构支撑形成的。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作业开展期间,高支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面临的危险系数也随之提升,所以需要精准的数字计算,一旦存在失误的话,将为后期埋下安全隐患。
        1、对于高层建筑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论述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讲,我们就可以知道其施工要求所在。在施工的过程中高支模技术就是一种在高度较高的地方搭设模板的支撑结构和施工方式。该项方式产生的作用极高,因为该项施工技术施工中高度都在5m以上,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极为繁琐,面临的难度高,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与总结,使工程项目中各种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高支模支撑体系作为一种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结构模式,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对各种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并且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其各方面连接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与设计,使得其各方面要求都能够达到人们预计标准和要求。当前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创新进和改进。在建筑工程运行期间,超高层建筑出现,建筑结构朝着大跨度和超高层趋势发展,在施工期间,高支模施工成为了工程的一项重点,可以增强结构承载力,降低事故出现概率。
        2、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的流程
        当开展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相关人员必须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在遵循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效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以此增强质量,促使后期作业良好开展。第一,有效的处理轴线和两位直线的工作合理控制水平标高,确保设计体系的完善性,第二。提升安装水平,制定完善体系,为两底和侧模板处理提供良好依据,操作期间引进专业性强并且经验丰富的人员。将木枋龙骨安装于板底,这样一来,有利于增强顶托托板的整体质量。当完成楼面模板安装工作以后,再进行钢筋绑扎方面的操作作业,无论是施工项目设计要求还是具体的施工流程,都必须和实际情况相一致。第四,等到项目基础性浇筑作业完成后,还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保养,增强强度,做好模板方面的清理工作,将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中,进而促使工程安全开展。
        2.2安装要点
        在安装高支模支架时, 需要设置临时的防倾覆设施,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钢管材料、规格、间距、扣件应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相一致。②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设置垫板和底座, 立杆的顶部可以设置可调支托, 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须>150mm。③每隔1.5m应设置1道纵横的水平方向拉杆同时所有的水平拉杆均应与四周固定牢靠。


当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的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力撑。④紧固扣件时,可以使用力矩扳手实测,同时注意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⑤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佩戴安全帽, 操作工具均应放置在随身携带的工具箱内,在吊装工具下方不允许有人。⑥立杆接长可以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能处于同步状态内,每隔1根立杆的对接接头在竖向的间距应该比规定的长度要长。接点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也应该符合规定。⑦当实施钢管支架搭设时,其规格、材料、间距、扣件等方面严格进行控制,均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⑧遇到恶劣天气以后,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停工后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第二,混凝土浇捣施工。浇注的墙、柱和梁板的竖向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可以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其施工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实时监测,符合规定要求后再进行浇注。精准的填写混凝土委托单,其中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施工部位、外加剂、强度等级等信息,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使其符合规范的要求。施工时,应避免水平振动荷载,也应避免在浇注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堆载过大的现象;施工时,要保证模板支架均衡受载。严格保证施工荷载在设计荷载的范围内,对超过最大荷载的情况要提前制定预案。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检查支架的支承状况,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加以解决。第三,支架搭设技术。①依照设计平面布置图来搭设支架。②当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强度的75%时,才可以进行支架基础操作,搭设支架期间,明确具体的作业范围,禁止和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该项区域中,搭设支架期间,统一进行指挥,协调性开展作业,防止发生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现象,一旦某项扣件解除和另外一个人员有关的话,应提前告诉对方,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提前制定预防措施。③把支架和结构相互拉结到一起,确保支架搭设的稳定性。④工作期间,禁止应用受到腐蚀和存在裂纹的钢管,同时外径不一样的钢管也是不能使用的。第四,模板安装技术;侧板、底板和木撑以及托木相互组合形成了梁模板,梁底板顶撑间距应当控制在300mm之中,这是最佳的,在梁模两侧板下放设置夹木,主梁侧板中预留缺口,钉上寸口档。第四,实施相关的竣工验收工作。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必须通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流程的施工,验收依据主要是高支模的施工方案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立柱底部基础是否符合要求。底座、垫板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位置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禁止出现偏心荷载。第五,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通过悬臂梁的水平和倾斜平台技术完成了悬臂钢管支撑工作,对悬臂梁的水平,而较低的钢管支撑结构的使用,是通过预埋件悬臂梁固定工作,为了组成一个支持系统,回收工作杆完成钢管混凝土柱包围,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组件的重量,确保总体的稳定和支持系统的完整性。当选择屋顶时,高度通常约为2.15m,结构板的厚度控制在1.1米左右,而板的支撑高度控制在5.5米左右。钢管支撑系统将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在支撑梁底部水平杆位置的第三部分,通过紧固件完成水平杆和螺栓紧固工作,以此确保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结语:
        以上所述,悬臂高支模技术的使用中,要特别注意因为它是一个高空操作,有一定安全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管理及施工人员,如果不进行规范操作就会发生建筑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人身安全。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悬臂高模具技术使用问题的要点,特别是在脚手架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合理应用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隐患出现。
参考文献:
[1]吴仕江.超高层房屋建筑中高支模关键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44-45.
[2]杜志芳.高层建筑悬挑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20(05):79-81.
[3]田芳.探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