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 孙霞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护理学专业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发展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将护理学专业的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工作放到次要位置。随着患者对护理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和优质护理的推广,护士职业素养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护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 职业 教育
现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出现了真空状况,因此,加强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就很有必要,正如南丁格尔认为的:"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需要。
一、加强护理学专业职业精神文化教育
职业精神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提升企业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形成高尚的医德,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1.诚实守信是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特征。包括:①坚持中国医学教育科学文化精神,推崇理性,严谨求实,抵制学术造假;②恪守把病人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的专业技术标准,以真诚、诚实、守信的态度以及对待病人,切实有效保障病人的各项经济权益可以不受侵犯。
2.敬畏生命:生命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故我们身为医护人员更应该时刻敬畏生命。
3.敬业精神体现了职业态度和职业标准,是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执业护士的基本保证。需要我们学生可以认识到选择护士这个社会职业发展就需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人员岗位,不断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知识水平,始终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4.医疗公平的核心是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即每个人在获得医疗资源的机会上享有同等的权利。护士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努力改善医疗环境,为病人获得具有成本效益和合理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
二、加强护理学专业思想品德教育
医德修养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里,强调了医生既要技术精,又要品德好,并提出了“在品德修养上,要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1.政治教育思想:主要包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正确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具有坚定信念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爱国主义:指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是为祖国的独立、建设、发展和强大贡献一切的崇高精神。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文化思想教育,增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理想信念:指正确培养学生的三观。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自身社会责任,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4.道德品质:指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帮助我们学生可以形成一个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其情感、意志和行为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5.民主法制:指培养学生有正确的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主要包括:①民主教育②法制教育③纪律教育。
6.心理健康:即引导学生进行掌握心理健康管理知识,养成一个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正确对待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完善自身的心理防御机能,增强在挫折和心理落差面前的适应能力。
三、 加强护理学专业人文关怀教育
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它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本质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1.职业道德:指护理专业学生在该领域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培养是护理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2.生命关怀:是直面生命和死亡风险问题的教育,使学生可以学会敬畏生命、善待生命,能够进行辩证统一地看待生命科学价值和生命安全质量,树立环境保护生命、维护社会生命尊严的责任管理意识。
3.终极关怀:是对人的最高需要——自由和幸福给予真诚的、有始有终的、彻底的关怀、爱护和帮助。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感和爱心,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更好地促进生活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护理思维品质教育
思维品质的教育使我们可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管理能力、心理与个性发展和适应未来中国社会的能力。
1.健全的思维主体是护理思维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①积极思维需要②强烈的问题意识③综合思维形式。
2.系统的思维能力:个体思维的差异主要是思维能力的差异,这些能力是一个系统, 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完善的思维能力,相互配合解决各种问题。
3.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改善思维的品质,构成一个学生进行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塑造完善人格,追求幸福完满的人生。
五、加强护理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美,成人之恶" 表明美是善,美与善的有机统一,客观上需要共同教育,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自然美:指的是自然事物和现象所固有的美。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唤起人们愉悦的感情,并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2.社会美:指人类发展社会经济关系的美。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创造美的社会主义关系、美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和获得个人生活的事业生活的美好幸福。
3.艺术美:指艺术形象所反映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可以帮助学生欣赏艺术之美,进而创造艺术之美,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生的崇高追求。
4.专业美:指护理人员作为职业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外在美,以及为了达到增进人体健康的崇高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美,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美,形成美丽的职业形象。
六、加强护理个性化教育
《国家长中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指出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解放潜能,挖掘创造力,培养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1.主体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之一。注重于激励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可以自主知识学习、自我控制管理和自我发展教育的能力。
2.独特性: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人的差异性,即个性。学校需要引导每个学生在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3.探究性:人的个性发展具有探究性,而人的探究性推动着自然、社会主义以及我们人类通过自身的不断进步。
4.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表现,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形式。我们要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动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5.完整性:个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需要我们从动力结构、特征结构和调节结构三个结构要素共同发展,来培养学生个性的完整性。
以上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提升护理学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我们要更加努力,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有价值的高素质护士,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蒋亚芬,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于护士培训的思考与应对,中外健康文摘,2013-10。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6-21。
指导老师:孙霞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