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佳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人力,但是如何有效提升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使培训成果在最大程度上入脑入心,对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和实际效益,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试图通过本文的撰写,对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的方法进行简要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干部培训 实效性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干部培训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高效的干部培训工作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对服务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升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首要的根本要求是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要求,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二是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论述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是国有企业干部培训工作的根本遵循,干部培训的各项工作开展都要以此为根本指南,都需要服务于助力领导干部队伍能够坚决做到服从党的领导、具备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精神、提升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素质、增强谋改革勇担当善作为能力和强化严守底线谨慎用权的意识。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都不能偏离这个根本要求,本文笔者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维度来分别简要分析在符合以上根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一、干部培训前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日常工作中,干部培训工作开展前一般通过中长期干部培训工作规划、近期干部培训需求调研以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等三个方面来着力提升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进行中长期干部培训工作规划,即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企业年度重点工作要点,从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的奋斗目标、培训的重点内容、培训的重点班次等四个方面分别拟定年度培训计划和三至五年长期轮训规划,形成干部培训工作的企业宏观战略规划,并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与时俱进,在执行中更新、在更新中落实,确保干部培训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近期干部培训需求调研,一般是定期通过开展干部培训问卷调查、举办座谈会和进行走访调研等方式建立需求导向型的干部培训模式,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表、座谈会会议纪要、撰写专项调研报告等形式,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参训人员对于干部培训工作的切身需求和中肯建议,从而有的放矢的做好一个时期的具体干部培训工作。
三是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一方面要落实需求导向型的干部培训模式,另一方面实际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不可回避,因此在培训工作开展前,务必根据该次的培训目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在完成相关培训内容和规定培训学时的前提下,分类分批分级进行课程设置,可采用必修课程集中脱产轮训、选修课程分批培训班和线上菜单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从企业宏观需求出发,紧密结合企业的经营生产工作大局和企业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着力培养领导干部具备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精神和强化严守底线谨慎用权的意识,选定突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加强党性锻炼并具有普遍性、强制性、时代性特点的培训内容作为必修课程设置集中脱产轮训。然后,从岗位需求出发,将具有具体性、实用性、差异性特点的培训内容,着力提升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素质和增强谋改革勇担当善作为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选取与业务知识相关的培训课程,并分类分批举办干部集中脱产培训班,并且从缓解工学矛盾的角度出发更多地采用“短平快”的培训模式,缩短培训周期,增加培训频率与班次。
同时,从领导干部自身学习需求出发,将具有内在性、差异性、系统性特点的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购、自建一批线上培训教育资源,提供企业线上培训菜单,领导干部随时随地自选、自修完成附加增值学习课时。
二、干部培训过程中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进行培训过程中,主要通过丰富授课形式和完善结业考核方式等方法来提升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丰富授课形式。必须认识到培训的价值在于转化,在于应用,在于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搭建桥梁,在于通过培训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和对认识、经验的整合,因此我们的授课形式不应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种传统的学习形式,应该更多的采用沉浸体验式等形式的培训课程,突出培训实践性,教、学互动,工、学相融,延伸课堂学习。在企业实际培训工作中,沉浸体验式的培训课程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专题调研:可以设置培训前置专题调研课程,要求参训人员结合培训目标和工作实际,进行专题调研,带着问题、了解情况、形成想法后参加培训,变被动吸纳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2)案例分析:在培训过程中针对某个培训课程设置案例分析模块,分组讨论与其他参训人员交流思想、汇报小组讨论结果与授课老师交流学习成果,充分实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3)授课展示:将培训课堂变为授课课堂,将参训成果通过授课展示的形式进行实践运用,充分实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4)模拟体验:参考模拟法庭形式,探索设置任职体验日培训安排,例如在党务干部培训过程中,在某些实操性较高的培训课程中邀请参训学员进行模拟体验,例如模拟讲一节党课、模拟进行一次党员民主评议、模拟召开一次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充分实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5)参观学习:一般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培训时,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参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监狱等形式,通过生动详实的图片、清官廉吏的故事、落马干部的案例和监狱的生活环境实现最为直接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警示教育效果。
二是完善培训结业考核方式,构建激励机制。培训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不能仅靠培训工作人员的前期准备工作,更多的需要激发领导干部参训的内生动力,依靠实际参训干部的全情投入、认真学习来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最大化,参训干部热情不高、消极对待,就会使培训流于形式,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一方面要着力树立绩优培训的导向,把参加培训作为激励先进、表彰优秀的一种方式,优先让干的好、有潜力、长期奋斗在工作一线的优秀领导干部参加培训,使参训对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激发和调动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完善结合考核方式,不能简单以一篇论文、一份心得和一张试卷来记录领导干部参加某一次培训的成绩,应该是狠抓学风建设,将领导干部在培训时的综合参训表现和结业考核结果建立专项培训结业档案并进行结果运用,纳入领导人员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对在培训中表现突出和结业考核优异的参训干部,优先任用、优先提拔。
三、干部培训后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培训完成后,主要通过培训质量跟踪评价和加强组织领导等方法来提升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建立严格的培训质量跟踪评价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培训合作单位、培训师资、培训课程的综合评估,逢训必评。每次培训结束时,请参训对象对培训教学进行全面评价打分,对培训合作单位、培训师资等实行优胜劣汰,择优选用; 另一方面,通过对培训工作成效的跟踪调研,重点在培训中表现突出和结业考核优异的参训干部中,开展自有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培训效能的最大化。
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拘泥于某项具体培训是否进行,都需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开展培训责任主体考核,将培训工作实效纳入责任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培训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另一方面,每年度末就干部培训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一次,组织研讨交流,邀请培训对象畅所欲言,谈培训需求、谈参训感想、谈培训工作建议,集思广益,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培训工作方案和培训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史正江,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十六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