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案分析谈特殊儿童教育评估方式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刘丹萍
[导读] 老师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感情上来亲近他们,让他们有安全感,不受歧视
        刘丹萍
        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老师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感情上来亲近他们,让他们有安全感,不受歧视。从生活上关爱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消除对抗、攻击等心理戒备。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的配合。教育评估是对特殊儿童准确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又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在具体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评估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调查法。通过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评估,可以为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找到特殊儿童最合适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案。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教学评估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脑开始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在对特殊儿童的教学中,关键是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排除其心理障碍,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儿童的潜能。以下从一个案例中来探讨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评估的方式方法。
案例描述:
        小雨(化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目前已4岁3个月左右,生性天真、活泼、好动。与小雨相处的一年里,小雨在一点点的进步,但与同龄小朋友的发展比较,还是相对发展迟缓。活动中小雨不能静坐超过三分钟,喜欢无时无刻的活动、东摸西碰,经常在无大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在室内、户外活动再回来。多次和小雨沟通独自活动会很危险,并举例危险发生时的伤害性,但小雨多数时候只会回应“找妈妈”。我猜想小雨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想出去玩耍而已,碰到什么就摸什么,碰倒椅子,也不知扶起来。小雨少数情况下会按老师的指示行动,缺乏意志力,不能主动克服困难。喜欢去影响同伴,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攻击性强,在和同伴发生分歧时,常用攻击性行为来占有玩具。
案例分析:
        小雨的视、听功能正常、口齿清楚,能表达简单、单一的想法。他的观察能力较弱,对事物的特点或小变化往往观察不到。但机械记忆较好,多次重复的学习内容可以长久地记住,但是思维能力弱,缺乏逻辑性,点数概念难以准确学会。
        据了解在家中,妈妈和老人对小雨的包办和宠爱也是很多,导致了他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很薄弱,遇到没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的事情容易急躁,会反应过激的行为动作,做事更是缺乏耐心和细心。
教育策略:
        通过教育评估的方法作为依据,再来一对一的“特殊教育”。教育评估是对特殊儿童准确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又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将正式与非正式方法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特殊儿童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和准确的定位。
个案教育计划:
        在具体日常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评估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调查法。通过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评估,可以为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找到特殊儿童最合适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案。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叫观察记录法或行为观察记录法,它主要是对被评估对象的行为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获得相应资料的一种方法。要经常深入到特殊儿童中,通过室内教学活动、户外活动以及开展的各项大型活动等观察他们的思想表现、言行举止,观察特殊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智力落后程度和性格特点等。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观察捕捉到了“小雨”的特殊性,攻击性强,无法静坐,以此为基础来对接下来教育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二、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儿童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表现进行测量的方法。儿童智力是学习的基础,所谓智力是指一个人智慧的发展水平,通常是与自己的同龄人相比较而言的。用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来说,智力的发展水平就是智商。智力测验对于了解孩子的学习,对他们进行教育评估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目前我国常用的儿童智力测验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儿童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语言能力,二是操作能力。一个是语言智商分数,另一个是操作智商分数。这两个智商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总智商分数,即代表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类似的测验非常多,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有关目的,选择性的采用或自已编制相关题目对特殊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经过测试发现,“小雨”的智力水平略低于同龄其他幼儿,为教师进一步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引。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教师通过与受教育者的家人、同伴的交谈,了解受教育者的一些行为、情绪、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与每个特殊儿童自由交谈,进一步了解情况,掌握思想动向。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态度亲切自然、和蔼诚恳,以免使他们感到拘束、乏味,要善于启发他们讲出心理话,谈话后,要把掌握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育评估的依据。
??例如,当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发生争执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引导特殊儿童
说出真实情况,再来与普通儿童所描述的情况相结合。因为只有了解后,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问话时不应带个人情绪,比如问些:“是他先动手的吗?”这很容易混淆特殊儿童对真实情况的记忆。
??在了解情况之后,就可以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争吵,教师一定要让特殊儿童明白即使是大人之间也难免会有矛盾产生,最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接下来,就可以启发特殊儿童:“如果老师不帮忙,你准备怎么解决?”对他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导。如果是自己做错了,则要鼓励他勇敢地向其它孩子道歉,而如果是对方不对,那就应该鼓励特殊儿童自已去跟他讲道理。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特殊儿童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使他们形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日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小雨尽快地遵守各项学习和生活常规,慢慢学会自控,并知道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能友好、文明的和同伴交往、合作。
        对于特殊儿童的孩子家长,必须正视孩子一切的努力,认同自己的孩子,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支持合作,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孩子争取到更多的干预时间与干预机会,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共同的帮助下,小雨改善了许多不好的习惯,他的进步使我明白了对于这些特殊儿童一味地强调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对他们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扬幼儿潜能之长,树立他们的信心,努力与他交流沟通,才会进步。
        正确引导,迁移兴趣。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赏识教育”无疑是鼓励学生,赏识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责任,更是让其重拾信心的最佳方法。尽管我们的学生有太多的缺点和错误,看上去好象“劣迹斑斑”,一无是处,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我们应辨证地看待学生, 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爱抚, 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赞赏的动作,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燃起自信的勇气,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去不断地克服缺点,争取进步。
        
参考文献:
[1]余强.美国学前阶段特殊教育全纳安置模式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8.
[2]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2004
[3]王培峰.特殊教育何以关涉特殊儿童生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
[4]郑智丽.特殊儿童个性化学前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