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4期   作者: 赵建伟
[导读]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边疆治理问题一直存在于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赵建伟
        普洱市委党校    云南省普洱市    邮编:665000
        摘要: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边疆治理问题一直存在于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自进入封建社会起开始进行治边拓边活动,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近代社会开展的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唤醒人民的民族精神,开始自觉的维护国家整体不容分割;新中国成立后,对边疆治理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巩固。在当今时代,边疆治理依然是我国重点处理的工作之一,它关系着我国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边疆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其体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边疆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过程
        引言:我国边疆地区处于我国的边界,由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内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的边疆治理到近代社会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解决边疆危机,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加强边疆治理,这期间采取的治理方式相较于内地的治理方式而言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当代社会,为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全面增强两者之间的同质性因素,减弱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通过全面深化治理活动,使各个民族都能树立起国家总体观念,承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不断推进边疆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和谐统一。
        一、古代治边拓边实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基础
        1.开拓边疆扩大疆域   
        公元前221年,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秦王统一六国并确立起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国家内部完成整合,在秦王朝这一时期就开始对其疆域的边界地区开始管理并向外扩展疆域,为方便对辽阔的疆域进行集中管理,秦王设立郡县制,位于疆域边界自然条件较好且与内地文化差距较小的同质性区域设立郡县进行管理,而与内地差距较大的异质性区域则采用“典国”或“典属国”的管理方式,我国自秦朝开始的大一统朝代,管理中心基本都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区域,每个朝代的疆域都随着国力的强盛和衰减而变化,国力较为衰弱的王朝管理的疆域范围较为狭小,而国力强盛的王朝则积极的进行治边拓边活动,将位于疆域边界的偏远地区以间接管理的方式进行集权统治,如位于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向的边疆地区,中国古代在元朝时是控制疆域面积最大的时期,因元朝是由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王朝,在这一时期进行积极的对外扩张由此成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我国的疆域版图在清朝时期基本定型,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的家园。
        2.促进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自秦确立的治边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始终坚持守中治边的管理原则将国家建设发展的中心放在适合发展农业的中原地区,通过提高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实力增强国力,提高王朝的中央集权能力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优势,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里,历代王朝通过治边活动来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包括各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的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通过治边活动的开展推动各民族之间进行人口流动和迁移,使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相互碰撞,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兼收并蓄的中华传统文化由此产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同样体现在文化方面,封建统治者主要以文化的差异来定义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但在集权统治下不是强制性的要求边疆地区必须与中原地区保持一致,而是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既包含共性中原文化感召少数民族地区,也突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性特征,这一治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彼此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交流碰撞,从而形成了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近代挽救边疆危机: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古代社会开展治边拓边活动奠定的共同体基础,在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近代社会国家处于危难时期,面对内忧外患,全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才造就了现如今的美好生活,在近代社会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和各方政治力量以中华民族为主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将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不容分割确定为抗争的目标,处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受列强侵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这一现状下,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也逐渐觉醒,在多方力量的引导下,全体人民集体树立民族意识共同抗击外国列强。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之中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存在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部分遭到侵略,其他部分也会受到必不可少的影响,只有将社会各界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战胜来势汹汹的敌人,获得解放。在近代社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走向“自觉”,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基本守护了原有的辽阔疆域,为新中国成立后所开展的治边活动奠定物质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后: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提供制度保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实现了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但其中仍然有一些问题破坏国家的和平统一,如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政权的残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矛盾冲突,其中对于边疆的治理依然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的这一时期,为管理边疆少数民族,提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的确立,极大的维护了祖国内部的和平统一的局面,为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保驾护航。
        2.奠定物质基础
          边疆地区地处偏远,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内地形成了较大的经济差距,由于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所以导致矛盾的激化,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必须要缩小民族之间的差距,在保证各民族人民处于平等的政治地位的基础下,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财政拨款支持边疆地区的建设发展,逐步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经过长期的努力,各民族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逐渐消除,经济联系和交往活动日益密切,人们的生活差距缩小,社会矛盾也随之减少,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增强,不断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四、结束语
        边疆治理是从中国古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于特殊区域所进行的治理活动,在当今时代,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加紧对于边疆的治理,调整以往时期的治理理念,使之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在党的领导下,提升边疆治理能力,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处理边疆问题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尊重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个性存在,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增强各族群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巩固,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龙丽波.边疆治理现代化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理路[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5):50-54.
        [2]许建英.边疆治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浅论[J].西部蒙古论坛,2020(03):11-18+126.
        [3]顾超.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20.
        [4]李春晖,丁瑞雪.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4):59-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