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华
陕西省城固县藏经寺初级中学 723200
摘要:正所谓知史而通今,历史的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就受到了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和家长的重点关注。就拿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来说,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是针对教材内的重点开展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记住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同时还要让学生将事件中的人物与起因背下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为了做到与时俱进,就开始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开展了教学工作,文章就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核心素养
引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方式可以改革历史教学,促进其转型升级。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应该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中历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突出,这是因为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有着知识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兼顾着文化传承的人文教育作用。
1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改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将历史教材作为学习笔记,给学生画出重点知识内容,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此,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记忆知识内容,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将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
2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
2.1夯实基础,转变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探析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需要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这种核心素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持久。想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时空观念,具有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实证的辨别能力。只有在拥有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看懂历史图册,建立起时空观念。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形成一个历史知识体系,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只有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基础,才能形成相应的时空观念,把握历史材料之间的联系,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分辨历史事实的是非,能够横向和纵向地对比历史关系发展,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历史知识体系。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掌握教材当中的历史资料,从中挖掘历史知识,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让学生把握历史的基本史实。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学内容是以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简单经过和结果影响为主,教师应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帮学生理清知识内容,带领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习的内容,从而建立起系统的历史体系。
2.2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和学生转换进行角色转换,在课堂当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监督和督促的作用,改变教学方法,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认真做好历史教案,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目标,并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当然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的历史知识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搜索一些与历史知识点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初中现代史当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以其召开的历史意义等相关知识点。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存在一定的疑惑。为了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然后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中所确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路线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展示,通过《历史转折》的视频片段,让学生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进行相关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进行直观地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有效地讨论增加他们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和认知,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历史上起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的作用,它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以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以及过程和意义的一个理解程度,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创设问题情境
中学历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本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出适宜其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历史学科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根据教学课件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课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图文结合、声像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展现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通过教师的广泛搜集历史素材,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学习范围得以拓展。另外,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使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学习技巧和意识的掌握。可见,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是十分巨大的。教师要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进而帮助学生开展历史学习活动,是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认识到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处在长期思考、深入思考的情境中,既可以满足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好奇心,也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科的思维认知。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感兴趣的点,进而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求知欲望,促使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得以开阔和拓展,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重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过难的问题打消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避免过易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要具有时代感,要与当前情境有所联系,要让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要具备教育和学习的价值。教师要让学在解答问题时保有新鲜感,进而提高自身的历史认知理解能力,增强初中生的解答问题的成就感。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想要搭建高效历史课堂,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分析,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要求,并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作出努力。在学生积极探索和教师主动引导的过程中,完善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素养,继而推动历史有效课堂的建成。
参考文献
[1]梁立.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4):99.
[2]孟凡瑞.以史为鉴传承经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8(25):76.